天經地義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。語本《左傳.昭公二十五年》。△「理所當然」

相似詞 不移至理 金科玉律 理所當然

語義說明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合情合理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要有收穫就得耕耘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<02>多行不義必自斃,天經地義,不容置疑。
<03>國家有難,大家出錢出力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<04>慎終追遠,天經地義;數典忘祖,天打雷劈。
<05>古人視為天經地義的事情,現代人未必接受。
<06>為人子女者照顧年老的雙親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<07>欠債還錢,天經地義,但現在人心不古,多的是賴債逃亡的人。
<08>男女平等,今日視為天經地義,那可是經過長期爭取才有的結果。
<09>父慈子孝,天經地義,但今日世風日下,父子反目的事情,時有所聞。

更多形容合情合理相關成語

「天經地義」典源

《左傳.昭公二十五年》夏,會于黃父,謀王室也。趙簡子令諸侯之大夫,輸王粟,具戍人,曰:「明年將納王。」子大叔見趙簡子,簡子問揖讓、周旋之禮焉。對曰:「是儀也,非禮也。」簡子1>曰:「敢問何謂禮?」對曰:「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2>曰:『夫禮,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』天地之經,而民實則3>之。則天之明,因地之性,生其六氣,用其五行。氣為五味,發為五色,章為五聲,淫則昏亂,民失其性。是故為禮以奉之。……。」〔注解〕(1)簡子:趙鞅,生卒年不詳,春秋末晉國人。趙武之孫,正卿。卒謚簡。(2)子產:公孫僑,字子產,春秋時鄭國大夫。其人博洽多聞,長於政治,為政寬猛並濟。時當晉、楚爭霸,鄭處兩大國之間,子產能事大以禮,而不苟徇其欲,晉、楚皆敬憚之。及卒,孔子為之涕。(3)則:依循、效法。

典源說明】:根據《左傳》記載: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,叔詣和晉國趙鞅、宋國樂大心、衛國北宮喜、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,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。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,準備好戍守的將士,並說:「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。」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,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。子太叔回答:「這是儀,不是禮。」趙鞅再問:「那什麼叫做禮呢?」子太叔回答說:「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:『禮,是上天的規範,大地的準則,人民的行事依據。』天地的規範準則,人民就加以效法。」後來「天經地義」這句成語,就從《左傳》文中「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」演變而出,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。

展開

【天經地義造句】

<< 空中樓閣 殺身成仁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天經地義 天經地義的意思 天經地義是什麼意思 天經地義的同義詞 天經地義的反義詞 天經地義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