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湯跳火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赴湯蹈火」。見「赴湯蹈火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赴湯跳火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赴湯蹈火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※#《漢書.卷四九.爰盎鼂錯傳.鼂錯》1>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勢,戰則為人禽,屯則卒積死。夫胡貉之地,積陰之處也,木皮三寸,冰厚六尺,食肉而飲酪,其人密理,鳥獸毳毛,其性能寒。楊粵之地少陰多陽,其人疏理,鳥獸希毛,其性能暑。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,戍者死於邊,輸者僨於道。秦民見行,如往棄市,因以謫發之,名曰「謫戍」。先發吏有謫及贅婿、賈人,後以嘗有市籍者,又後以大父母、父母嘗有市籍者,後入閭,取其左。發之不順,行者深怨,有背畔之心。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,以計為之也。故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2>,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3>以富家室,故能使其眾蒙矢石4>,赴湯5>火,視死如生。今秦之發卒也,有萬死之害,而亡銖兩之報,死事之後不得一算之復,天下明知禍烈及己也。陳勝行戍,至於大澤,為天下先倡,天下從之如流水者,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。〔注解〕(1)典故或見於《傅子》。(2)拜爵之賞:授予爵位作為賞賜。(3)財鹵:掠奪的財物。鹵,通「擄」,掠奪、強取。(4)蒙矢石:冒著箭矢和石頭的攻擊。蒙,冒。(5)湯:沸水。〔參考資料〕《傅子》(據《三國志.卷六.魏書.董二袁劉傳.劉表》裴松之注引)初表謂嵩曰:「今天下大亂,未知所定,曹公擁天子都許,君為我觀其釁。」嵩對曰:「聖達節,次守節。嵩,守節者也。夫事君為君,君臣名定,以死守之;今策名委質,唯將軍所命,雖赴湯蹈火,死無辭也。以嵩觀之,曹公至明,必濟天下。將軍能上順天子,下歸曹公,必享百世之利,楚國實受其祐,使嵩可也;設計未定,嵩使京師,天子假嵩一官,則天子之臣,而將軍之故吏耳……。」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赴湯蹈火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鼂錯(西元前200∼前154)為西漢潁川(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)人,文帝時,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《尚書》,後屢屢升遷,調任為太子家令。由於他學識豐富,被人稱為「智囊」。太子(景帝)即位後,更升任為御史大夫,常上疏建言,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。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,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,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,削奪諸侯王封地時,吳、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,要求皇帝誅殺鼂錯,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「七國之亂」。景帝為平息內亂,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,犧牲了鼂錯。鼂錯雖然含怨而終,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,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。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,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,他說:「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,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;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,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。唯有如此,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,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。」後來「赴湯蹈火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奮不顧身,不避艱險。但也有學者以為,「赴湯蹈火」一語應源自《傅子》。據載,東漢末年豪強四起,劉表佔領了荊州,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。韓嵩對劉表說:「雖赴湯蹈火,死無辭也。」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,他一定會堅守節操,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。這裡的「赴湯蹈火」,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,不避艱險,與〈鼂錯傳〉中的「赴湯火」並無差別。

展開

【赴湯跳火造句】

1、為了祖國的利益,我願赴湯蹈火。

2、為了人民的利益,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!

3、為了人民的幸福,人民軍隊赴湯蹈火,萬死不辭。

4、為了人民的利益,赴湯蹈火,也在所不惜。

5、這人為朋友服務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。

6、只要是您老交代的事,我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。

7、為了保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,赴湯蹈火,我也在所不辭。

8、這些年來,為了爭取農民的權益,他不惜赴湯蹈火,冒險犯難。

9、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無數革命先烈赴湯蹈火,流血犧牲換來的,我們一定要珍惜。

10、只要黨和人民需要,我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。

11、這些人個個都是英雄好漢,赴湯蹈火,何所畏懼?

12、他英勇對敵,不避艱險,赴湯蹈火在所不計。

13、只要我答應了你,就是赴湯蹈火,我也絕不推辭。

14、他早已下了赴湯蹈火的決心,要挑戰任何艱難險阻。

15、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,即使赴湯蹈火,我也在所不辭。

16、國家有難,我們就是赴湯蹈火,也在所不惜。

17、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民族的解放,赴湯蹈火,視死如歸。

18、只要國家需要,即使赴湯蹈火,我們也在所不辭。

19、為了革命的勝利,革命前輩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。

20、為了正義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。

<< 枯木死灰 相得恨晚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赴湯跳火 赴湯跳火的意思 赴湯跳火是什麼意思 赴湯跳火的同義詞 赴湯跳火的反義詞 赴湯跳火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