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尸馬革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馬革裹屍」。見「馬革裹屍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裹尸馬革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馬革裹屍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《東觀漢記.卷一二.馬援列傳》援振旅京師,賜車一乘。援曰:「方今匈奴1>、烏桓2>尚擾北邊,欲自請擊之。男兒要當死於邊野3>,以馬革裹尸4>還葬耳,何能臥床上,在兒女子手中耶?」故人孟冀曰:「諒為烈士,當如此矣。」〔注解〕(1)匈奴: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。(2)烏桓:古代民族之一。本屬東胡,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,餘眾退保烏桓山(今熱河省境內),因以為號。漢獻帝建安年間,徙居內地,與漢人融化。或作「烏丸」。(3)邊野:邊遠的地方,指戰場。(4)尸:死人的軀體。「尸」同「屍」。〔參考資料〕另可參考: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列傳》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馬革裹屍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馬革裹屍」原作「馬革裹尸」。「尸」,同「屍」。這是和馬援有關的一句成語。馬援(西元前14∼西元49),字文淵,東漢茂陵(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)人。初依隗囂,後歸光武,拜伏波將軍,平交趾,世稱「馬伏波」。馬援在王莽統治的時候,曾經做過扶風郡的督郵,有一次他負責押解一批犯人,途中他因為同情這些犯人,就擅自釋放了他們,自己也丟了官,逃到北地郡。馬援在那邊以農牧為生,因為經營得法,幾年之後變得相當富裕。但他不願成為一個守財奴,就把財產送給親人朋友。後來馬投靠光武帝,建立了許多的戰功,拜伏波將軍,封為新息侯。公元四四年,馬援已經五十八歲了,有人勸他應該退休,好好在家安享天年,不要再奔波沙場。但是馬援拒絕了,並且很豪邁地說:「現在北方還有匈奴、烏桓為患,我正要去肅清他們。身為男子漢大丈夫,就應該死在沙場上,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,怎麼可以躺在床上,死在兒女的手中呢?」平定了匈奴、烏桓之後,馬援又前往貴州作戰。當地氣候炎熱,環境惡劣,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,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。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,不肯離開,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場、馬革裹屍的壯志。後來「馬革裹屍」被用來比喻英勇作戰,效命沙場。

展開

【裹尸馬革造句】

1、男兒墜地殺四方,裹屍馬革固其常。

2、牌匾兩側,為董必武題寫的“裹屍馬革南瓜店,將軍忠勇震瀛寰”對聯,橫批為蔣介石的手書“英烈千秋”。

3、它少了些許的裹屍馬革汗竹香的歷史故事,多了幾許異國浪漫的都市情懷,素有東方“巴黎”的稱謂。

4、‘裹屍馬革英雄事,縱死終令汗竹香’,這是古代軍人爭創榮功、貞守氣節的真實寫照,更是我們當代軍人的追求。

5、“裹屍馬革英雄事,縱死終令汗竹香”、“功名只向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”、“忠為百世榮,義使令名彰。

6、“裹屍馬革英雄事,縱死終令汗竹香。(/2630991.html裹屍馬革造句)

7、裹屍馬革英雄事,縱死終令漢竹香,待從頭收拾舊山河,乾坤蕩。

8、當時為有驅賊志,怎懼裹屍馬革還。

9、班超父子放棄優裕的生活條件,“投筆從戎”的事蹟感人之深,鼓舞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炎黃兒女裹屍馬革、投身開發、保衛祖國邊疆的巨集偉事業中去。

10、牌樓橫批是蔣介石的題詞,“英烈千秋”,對聯是董必武的“裹屍馬革南瓜店,將軍忠勇震瀛寰”。

11、“何以稱英雄,識以領其先”,這裡強調英雄的遠見卓識;“生為百夫雄,死為壯士規”,這裡重視英雄捨身成仁;“裹屍馬革英雄事,縱死終令汗竹香。

12、而新建的牌坊,上書蔣中正題寫的“英烈千秋”四個大字,牌坊左右的石柱上是董必武題寫的“裹屍馬革南瓜店,將軍忠勇震瀛寰”。

13、英勇的戰士以馬革裹屍的決心衝向敵人。

14、作為軍人應當有馬革裹屍,為國捐軀的氣節。

15、戰士是屬於戰場的,即使馬革裹屍,我也在所不惜。

16、志願軍戰士勇敢作戰,即使馬革裹屍,也在所不惜。

17、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,大丈夫當捨身報國,馬革裹屍。

18、男兒立志在沙場,即使是馬革裹屍,也無怨無悔。

19、昔日馬革裹屍的悲慘已經不在,幸福生活來臨了。

20、沒有那些馬革裹屍的烈士們,怎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<< 遮人眼目 漏網游魚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裹尸馬革 裹尸馬革的意思 裹尸馬革是什麼意思 裹尸馬革的同義詞 裹尸馬革的反義詞 裹尸馬革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