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網游魚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漏網之魚」。見「漏網之魚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漏網游魚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漏網之魚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史記.卷一二二.酷吏列傳.序》孔子曰:「導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導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」老氏稱:「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法令滋章,盜賊多有。」太史公曰:信哉是言也!法令者治之具,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。昔天下之網嘗密矣,然姦偽萌起,其極也,上下相遁,至於不振。當是之時,吏治若救火揚沸,非武健嚴酷,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!言道德者,溺其職矣。故曰「聽訟,吾猶人也,必也使無訟乎」。「下士聞道大笑之」。非虛言也。漢興,破觚而為圜1>,斲雕而為朴2>,綱漏於吞舟之魚3>,而吏治烝烝4>,不至於姦,黎民5>艾安6>。由是觀之,在彼不在此。〔注解〕(1)破觚而為圜:削掉棱角,使它變得光滑圓潤。比喻破除嚴刑峻法,使它變得簡易。觚,音ㄍㄨ,多棱角的器物。圜,音ㄩㄢˊㄝ同「圓」。見「破觚為圜」。(2)斲雕而為朴:去除雕飾而變為樸實。朴,同「樸」。見「斲雕為樸」。(3)吞舟之魚:能吞舟的大魚。比喻犯大罪的人。見「吞舟之魚」。(4)烝烝:純厚寬大。(5)黎民:百姓、民眾。(6)艾安:寧息、安定。艾,音|ˋ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漏網之魚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關於如何治民,孔子曾說:「用政令和刑罰來治理人民,人民只是苟且遵行,並無自發的知恥之心。如果用道德禮教來教導人民,人民不但能夠知恥,而且能自發地改邪歸正。」老子也說:「最好的治民之道,是有德於民,即使執政者不提自己的德政,人民卻都有德行了。下等的治民之道,是有德於民,卻不斷地宣導自己的德政,深怕人民忘記,這樣人民反而沒有德行了。如果只依靠法令來治理人民,結果是法令越來越繁苛,竊盜罪犯反而越來越多。」太史公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,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,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。漢代初年,變嚴刑峻罰為寬簡,法網疏闊的程度,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,然而政治清明,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,人民的生活安定。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,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。由此可知,治民之道在於教化,而不在於法令。後來「漏網之魚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,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。

展開

【漏網游魚造句】

1、儘管沃德進行了大範圍的採訪,但仍有漏網之魚。

2、雖然警方展開大力掃蕩,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沒被抓到。

3、當年土匪來劫時,我們就像漏網之魚,沒命地逃離村莊。

4、嚴打中的這條漏網之魚終被公安局逮捕。

5、這聽起來很多,但也容易成為漏網之魚。

6、在這次大戰中我們大獲全勝,那些漏網之魚四處逃竄。

7、這個漏網之魚萬萬沒想到,公安幹警在飛機上出現在他的面前。

8、知道後有追兵,他急如漏網之魚,向山中逃去。

9、在民兵地毯式的搜捕下,這條漏網之魚終於被擒獲。

10、匪徒已被重重圍困,有如釜中游魚。

11、甑塵釜魚中的魚,這裡指蠹魚,而非游魚。

12、匪徒們被包圍了,成了釜底游魚,但卻還在大吃大喝。

13、這裡的泉水清澈得真令人叫絕,游魚碎石,歷歷可見。

14、這個小村莊,三面是山,一面臨水,外來入侵者在此地如釜底游魚,任我宰割。

15、這裡的確是仙境啊,我在這個仙境中漫步,觀賞著湖水、花草、噴泉、游魚,一切都是那麼美,都是那麼令人賞心悅目。特別是那長長的迴廊,十步一亭臺,五步一曲回,雕樑畫棟,五光十色。

16、 匪徒們被包圍了,成了釜底游魚,但卻還在大吃大喝。

17、 這個小村莊,三面是山,一面臨水,外來入侵者在此地如釜底游魚,任我宰割。

18、這次警方全面出擊,犯罪分子無一漏網。

19、儘管沃德進行了大範圍的採訪,但仍有漏網之魚。

20、雖然警方展開大力掃蕩,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沒被抓到。

<< 裹尸馬革 裹足不進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漏網游魚 漏網游魚的意思 漏網游魚是什麼意思 漏網游魚的同義詞 漏網游魚的反義詞 漏網游魚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