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漏吞舟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漏網之魚」。見「漏網之魚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網漏吞舟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漏網之魚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史記.卷一二二.酷吏列傳.序》孔子曰:「導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導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」老氏稱:「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法令滋章,盜賊多有。」太史公曰:信哉是言也!法令者治之具,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。昔天下之網嘗密矣,然姦偽萌起,其極也,上下相遁,至於不振。當是之時,吏治若救火揚沸,非武健嚴酷,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!言道德者,溺其職矣。故曰「聽訟,吾猶人也,必也使無訟乎」。「下士聞道大笑之」。非虛言也。漢興,破觚而為圜1>,斲雕而為朴2>,綱漏於吞舟之魚3>,而吏治烝烝4>,不至於姦,黎民5>艾安6>。由是觀之,在彼不在此。〔注解〕(1)破觚而為圜:削掉棱角,使它變得光滑圓潤。比喻破除嚴刑峻法,使它變得簡易。觚,音ㄍㄨ,多棱角的器物。圜,音ㄩㄢˊㄝ同「圓」。見「破觚為圜」。(2)斲雕而為朴:去除雕飾而變為樸實。朴,同「樸」。見「斲雕為樸」。(3)吞舟之魚:能吞舟的大魚。比喻犯大罪的人。見「吞舟之魚」。(4)烝烝:純厚寬大。(5)黎民:百姓、民眾。(6)艾安:寧息、安定。艾,音|ˋ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漏網之魚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關於如何治民,孔子曾說:「用政令和刑罰來治理人民,人民只是苟且遵行,並無自發的知恥之心。如果用道德禮教來教導人民,人民不但能夠知恥,而且能自發地改邪歸正。」老子也說:「最好的治民之道,是有德於民,即使執政者不提自己的德政,人民卻都有德行了。下等的治民之道,是有德於民,卻不斷地宣導自己的德政,深怕人民忘記,這樣人民反而沒有德行了。如果只依靠法令來治理人民,結果是法令越來越繁苛,竊盜罪犯反而越來越多。」太史公司馬遷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,他認為法令不過是為政的工具,並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。漢代初年,變嚴刑峻罰為寬簡,法網疏闊的程度,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,然而政治清明,沒有什麼作姦犯科的事情,人民的生活安定。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,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。由此可知,治民之道在於教化,而不在於法令。後來「漏網之魚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,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。

展開

【網漏吞舟造句】

1、對流氓犯罪分子如果不堅決鎮壓,人民就會指責我們網漏吞舟

2、用“量化指標”查處土地違法,難免掛一漏萬,難免吞舟是漏,難免會讓人覺得是在搞運動式執法,實在無法讓人寄予期待。

3、缺乏事前監督,執法只打死老虎——這是造成吞舟是漏,使貪贓枉法者。

4、名人做虛假廣告之所以“吞舟是漏”,根源就在於現行法律存在漏洞。

5、黑心權力始終是黑心律師最主要的幫凶,甚至是讓罪犯吞舟是漏的主導者。

6、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,將軍松柏不翦,親戚安居,高臺未傾,愛妾尚在。

7、有人枉法,吞舟是漏;母親維權,錙銖必較,絕不是法治的體現。

8、對此,你當然可以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,但我更可以認為是吞舟是漏。

9、很多人擔心,通過“雅賄”洗錢,讓貪官多了一些隱祕通道,更難查處,更多的貪官由此“吞舟是漏”。

10、要是朝鮮不同意為此目的的核查,或者查出來有先前違約證據,那國際社會不會吞舟是漏。

11、很有必要查查是誰將央視春晚邀請函當成了“特赦聖旨”從而對魏三網開一面,如果這樣的事情總是不了了之,那“吞舟是漏”自然也會隨處可見。

12、即使是細小瑕疵,在日積月累的實踐中也會被不斷放大,最後導致吞舟是漏。

13、過去由於法制不夠健全,使得有些對人民犯了大罪的吞舟之魚居然漏網了。

14、暴徒喪心病狂,濫殺無辜,豈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,沒蹦達幾天,就被繩之以法了。

15、這個橫行不法的大盜,終於被捉拿歸案,真是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

16、真是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這個隱藏了十幾年的殺人犯終於被逮捕歸案了。

17、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公安人員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抓住了這個持槍在逃犯。

18、最近通過全國統一行動,一大批在逃犯被緝拿歸案,真是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

19、這次警方全面出擊,犯罪分子無一漏網。

20、儘管沃德進行了大範圍的採訪,但仍有漏網之魚。

<< 秦鏡高懸 山盟海誓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網漏吞舟 網漏吞舟的意思 網漏吞舟是什麼意思 網漏吞舟的同義詞 網漏吞舟的反義詞 網漏吞舟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