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稜兩可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「模稜兩可」之「模」,典源作「摸」。「摸」,通「模」。「模稜兩可」摸物稜角兩端,摸那一端都可以。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,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。語本《舊唐書.卷九四.蘇味道列傳》。△「不置可否」

相似詞 不置可否 含糊其詞 依違兩可

相反詞 斬釘截鐵

語義說明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,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含混不清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你說話模稜兩可,我無法了解你的真實意願。
<02>請別怪我模稜兩可,因為兩邊我都得罪不起啊!
<03>這種大是大非的事情,任何人都沒有模稜兩可的餘地。
<04>這個是非題有模稜兩可之嫌,難怪學生不知如何作答。
<05>無論我說什麼,老闆都說好,模稜兩可,讓人無所適從。
<06>這個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處理,你要明確表態,不要模稜兩可
<07>這隻老狐狸說的話模稜兩可,你這樣理解沒錯,他那樣理解也對。
<08>一提到結婚,他總是模稜兩可地支吾其詞,看來該是分手的時候了。
<09>他說了半天,盡是模稜兩可的話,讓人搞不清楚他真正的想法是什麼。

更多形容含混不清相關成語

「模稜兩可」典源

《舊唐書.卷九四.蘇味道列傳》蘇味道,趙州欒城人也。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,時人謂之蘇、李。……嘗謂人曰:「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1>,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。」時人由是號為「蘇摸稜」。〔注解〕(1)咎譴:因過失而受到的責備。

典源說明】:根據《舊唐書》的記載,蘇味道是唐初趙州欒城人,年輕時和李嶠都以擅長文辭而出名,當時的人因此合稱他們為「蘇李」。雖然他一生中都在官場上打滾,還擔任過宰相的重要職務,但是他的處事態度含混,曾經對人說:「處理事情時,最好不要明白的表示自己的意見和主張,萬一出了錯,才不會因為判斷錯誤而受到責備,這就像摸著稜角的兩端,不置可否才好。」人們因此,幫他取了個「蘇摸稜」的外號。後來「模稜兩可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以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,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。

展開

【模稜兩可造句】

1、凡是模稜兩可的問題都要向同學或老師問清楚。

2、模稜兩可和含糊不清已不再為人所接受。

3、無論我說什麼,老闆都說好,模稜兩可,讓人無所適從。

4、他們模稜兩可的表態對市場沒有任何好處。

5、對這個問題每人都必須表示意見,不能模稜兩可,拖延時間。

6、請別怪我模稜兩可,因為兩邊我都得罪不起啊!

7、為什麼神聖的作者允許自己做模稜兩可的比喻?

8、文章的主題要旗幟鮮明,不能模稜兩可

9、你說話模稜兩可,我無法瞭解你的真實意願。

10、對待原則問題要嚴肅認真,不苟且,不模稜兩可

11、我來說一個模稜兩可的東西,你叫什麼?

12、對就是對,錯就是錯,不能模稜兩可,讓人不知如何是好。

13、這種大是大非的事情,任何人都沒有模稜兩可的餘地。

14、這個是非題有模稜兩可之嫌,難怪學生不知如何作答。

15、常規的思考者喜歡清晰簡明,他們討厭模稜兩可

16、這是條模稜兩可的意見。

17、在原則問題上,我們必須態度鮮明,決不能模稜兩可

18、在大是大非面前,每個共青團員都要立場堅定,旗幟鮮明,決不能模稜兩可

19、他害怕事情一旦變化,他將有不測大禍,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稜兩可的話。

20、我完全被他摸稜兩可,含混不清的話搞糊塗了.

<< 目空一切 千篇一律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模稜兩可 模稜兩可的意思 模稜兩可是什麼意思 模稜兩可的同義詞 模稜兩可的反義詞 模稜兩可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