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後爭先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爭先恐後」。見「爭先恐後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恐後爭先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爭先恐後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1、「爭先」:《左傳.襄公二十七年》晉1>、楚2>爭先3>。晉人曰:「晉固為諸侯盟主,未有先晉者也。」楚人曰:「子言晉、楚匹也,若晉常先,是楚弱也。且晉、楚狎4>主諸侯之盟也久矣!豈專在晉?」叔向謂趙孟曰:「諸侯歸晉之德只,非歸其尸盟也。子務德,無爭先!且諸侯盟,小國固必有尸盟者,楚為晉細,不亦可乎?」乃先楚人。〔注解〕(1)晉:周代諸侯國。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,地跨黃河兩岸。後為韓、趙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(2)楚:國名。周成王封熊繹於楚,春秋時稱王,為戰國七雄之一。領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後為秦所滅。(3)爭先:爭執於歃血盟誓的先後。(4)狎:音ㄒ|ㄚˊ,更也,交換。2、「恐後」:《漢書.卷一四.諸侯王表》王莽知漢中外殫微,本末俱弱,亡所忌憚,生其姦心;因母后之權,假伊周之稱,顓作威福廟堂之上,不降階序而運天下。詐謀既成,遂據南面之尊,分遣五威之吏,馳傳天下,班行符命。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>,奉上璽韍2>,惟恐在後,或乃稱美頌德,以求容媚,豈不哀哉!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,明監戒焉。〔注解〕(1)厥角稽首:叩頭時,以額頭觸地,即一種俯首至地的最敬禮。稽,音ㄑ|ˇ。(2)璽韍:整組印璽。韍,音ㄈㄨˊ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爭先恐後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爭先恐後」係由「爭先」及「恐後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爭先」是出自《左傳.襄公二十七年》,提到晉國與楚國爭執於歃血盟誓的先後。晉國人認為:晉國一向是諸侯的盟主,從來沒有其他國家在晉國之前歃血的。楚國人認為:晉國和楚國的地位是對等的,如果讓晉國一直在先,這就是楚國比晉國弱小了。而且晉國、楚國交換著主持諸侯的結盟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,怎能說晉國一直是盟主呢?因雙方爭執不下,於是叔向對趙孟(二人均為晉國臣子)說:「諸侯是歸服於晉國的德行,不是歸服於晉國是否主持盟會。你致力於修明德行,不要去爭搶歃血的先後。諸侯結盟,小國本就應有一個出來負責結盟諸種事物的,此次就讓楚國做為晉國的小國,不也可以嗎?」因此就讓楚國先歃血。「恐後」是出自於《漢書.卷一四.諸侯王表》,內容是說王莽在西漢末年時,已察知漢朝即將走到盡頭,國力衰微,因而心生貪念,以外戚的權勢,作威作福,行使命令。其他的諸侯王看到這樣的局勢,都紛紛向王莽致上最敬禮,爭相奉上印璽,惟恐落於他人之後,有的則歌頌王莽的功德,極盡諂媚,真是令人感到悲哀!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「爭先恐後」,指競相爭先,惟恐落後。

展開

【恐後爭先造句】

1、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。

2、課堂上,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。

3、語文課上,大家爭先恐後回答問題。

4、植樹的時候人人爭先恐後,都想為綠化祖國多貢獻一份力量。

5、人群爭先恐後地湧進超市購物。

6、大雞、小雞一見飼養員阿姨把飼料端來,便爭先恐後地跑過來。

7、夏令營活動通知一發下來,同學們就爭先恐後地去報名。

8、大家爭先恐後購買國庫券,以支援國家建設。

9、課堂上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老師的提問。

10、明星一出現,記者們就爭先恐後地提出各種問題,要他回答。

11、那些人爭先恐後地爬上汽車,以驚人的速度開跑了。

12、比賽結束,觀眾依次退常沒有爭先恐後,沒有擁擠堵塞,一切都秩序井然。

13、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搶到食物,狼吞虎嚥地吃起來。

14、今天打掃衛生,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搶著幹。

15、人們爭先恐後地為傷員們獻血。

16、數學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非常生動活潑,吸引大家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,真是滔滔不絕。

17、這個班級很活躍,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。

18、清晨,他開啟羊圈,一隻只羊爭先恐後地擠出羊圈。

19、春天來了,處處奼紫嫣紅,花兒們爭先恐後的開放著。

20、驚慌的旅客爭先恐後,想擠進救生艇。

<< 損本逐末 珠沉滄海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恐後爭先 恐後爭先的意思 恐後爭先是什麼意思 恐後爭先的同義詞 恐後爭先的反義詞 恐後爭先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