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敗俱傷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兩者相爭,俱受損傷。語本《新五代史.卷三八.宦者傳.論》。

相似詞 鷸蚌相爭

語義說明比喻兩者相爭,俱受損傷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兩方俱敗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我勸你們說和吧!免得兩敗俱傷
<02>這場仗不能打,否則必然兩敗俱傷
<03>如果情勢對他不利,他決定來個玉石俱焚,兩敗俱傷
<04>這兩個人勢均力敵,龍爭虎鬥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
<05>你們兩人再這樣鬥下去,終究會兩敗俱傷,各不討好。
<06>他倆就是不聽別人勸告,如今弄了個兩敗俱傷,能怪誰呢?
<07>你們兩兄弟如果弄到兩敗俱傷,只會讓親者痛,仇者快而已。
<08>如果縱容他們爭鬧下去,不但將會兩敗俱傷,也會傷了兩家的舊誼。
<09>妯娌間如果再這樣鬥下去,不但家庭失和,最後也只會兩敗俱傷而已。
<10>這麼多年來,兩兄弟鬥來鬥去,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,徒惹他人笑話。

更多形容兩方俱敗相關成語

「兩敗俱傷」典源

《新五代史.卷三八.宦者傳.論》自古宦者亂人之國,其源深於女禍。女,色而已;宦者之害,非一端也。蓋其用事也近而習,其為心也專而忍。能以小善中人之意,小信固人之心,使人主必信而親之。待其已信,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。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,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,不若起居飲食、前後左右之親為可恃也。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,則忠臣碩士日益疏,而人主之勢日益孤。勢孤,則懼禍之心日益切,而把持者1>日益牢。安危出其喜怒,禍患伏於帷闥2>,則嚮之所謂可恃者,乃所以為患也。患已深而覺之,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,緩之則養禍而益深,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3>,雖有聖智不能與謀,謀之而不可為,為之而不可成,至其甚,則俱傷而兩敗。故其大者亡國,其次亡身,而使姦豪得借以為資而起,至抉其種類,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。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,非一世也。〔注解〕(1)把持者:指宦官。(2)帷闥:張帷之門,比喻近處。闥,音ㄊㄚˋ,門。(3)質:音ㄓˋ,用財物或人作為抵押。

典源說明】:「兩敗俱傷」是說雙方爭戰,可能因此都受到損傷。這句話出自於《新五代史.卷三八.宦者傳.論》。在傳中,論及自古以來宦官的禍害遠超過女色。因為宦官最親近國君,在照顧日常生活起居中,有很多機會,可獲得國君的信任,而讓國君逐漸疏遠忠良賢臣。於是國君慢慢地被宦官把持,禍害因而潛伏滋長,等到有一天國君發覺情形不對,終於想要重新信任忠臣來圖謀改善。但是如果動作太慢,禍患必然加深;如果動作太猛,則宦官可能因此挾持國君。遇此狀況,縱有聖賢明智之君臣,也難有所作為,最後還可能弄得雙方都受到傷害。後來「兩敗俱傷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「俱傷而兩敗」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兩者相爭,俱受損傷。

展開

【兩敗俱傷造句】

1、李紅和弟弟因為一把尺子打得兩敗俱傷

2、這兩個人勢均力敵,龍爭虎鬥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

3、兩人為了一點小事,就大打出手,最後弄得個兩敗俱傷

4、你們兩人再這樣鬥下去,終究會兩敗俱傷,各不討好。

5、在一個團體之中同室操戈的結果,必然是兩敗俱傷

6、他們的父親留下大筆遺產,結果招致兄弟鬩牆,弄得兩敗俱傷!

7、當他們兩敗俱傷之時,闖王的軍隊趁虛而入,攻佔了他們的陣地。

8、他們不聽調解,打了十多年官司,結果是兩敗俱傷

9、兩虎相爭,自然是兩敗俱傷

10、這場仗不能打,否則必然兩敗俱傷

11、你們同室操戈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

12、我勸你們說和吧!免得兩敗俱傷

13、如果情勢對他不利,他決定來個玉石俱焚,

14、那個曾經,似乎慘不忍睹,最終兩敗俱傷

15、游擊隊得到情報,偽軍和保安隊打了起來。隊長笑著說:“讓他們打,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,我們再發動進攻。

16、打,也可能魏國能勝,但是會兩敗具傷,損失慘重。

17、那怕打他個兩敗具傷也在所不惜,打出個百年和平來.

18、如果打全面戰爭,那隻能是兩敗具傷。

19、但有人要揭,結果兩敗具傷,臺灣沒資格談什麼結果。

20、如果美國和中國發生戰爭,當兩敗具傷時,日本肯定要對美國實施強烈報復。

<< 克紹箕裘 兩全其美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兩敗俱傷 兩敗俱傷的意思 兩敗俱傷是什麼意思 兩敗俱傷的同義詞 兩敗俱傷的反義詞 兩敗俱傷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