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履實地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腳踏實地」。見「腳踏實地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足履實地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腳踏實地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宋.邵伯溫《邵氏聞見錄.卷一八》康節有〈安樂窩中詩〉云:「半記不記夢覺後,似愁無愁情倦時。擁衾側臥未欲起,簾外落花撩亂飛。」公愛之,請書紙簾上,字畫奇古,某家世寶之。公與康節唱酬甚多,具載《擊壤集》。公嘗問康節1>曰:「某何如人?」曰:「君實2>腳踏實地人也。」公深以為知言。至康節捐館,公作挽詩二章,其一曰:「慕德聞風久,論交傾蓋新。何須半面舊,不待一言親。講道切磋直,忘懷笑語真。重言蒙蹠實,佩服敢書紳。」記康節之言也。康節又曰:「君實九分人也。」其重之如此。後公以康節之故,遇其孤伯溫甚厚。〔注解〕(1)康節:邵雍(西元1011∼1077),字堯夫,宋范陽人。精先天象數之學。寓洛四十年,稱所居為「安樂窩」,卒諡康節。著有《先天圖》、《皇極經世》、《漁樵問答》、《伊川擊壤集》等。(2)君實:司馬光(西元1019∼1086),字君實,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。哲宗初,入朝為相,罷王安石新法,恢復舊制。卒贈溫國公,諡文正,世稱為「涑水先生」。著有《資治通鑑》、《稽古錄》、《涑水紀聞》等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腳踏實地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司馬光是宋朝重要的史學家。宋英宗時,他與范祖禹、劉攽、劉恕等人奉命編撰《資治通鑑》,由他主編。編寫這部史書時,司馬光每天凌晨就開始工作,直到半夜才休息,絲毫不敢懈怠。為了怕睡得太久,耽誤了工作,還特地製作了一個「警枕」,好讓自己睡得不安穩而警醒。而司馬光對於書稿的要求更是嚴格,他先廣泛的收集資料,然後串連、剪裁,加以潤色,反覆修改,直到滿意為止。例如其中唐代部分的稿子,原有六百多卷,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,可見其要求之精簡。等到編成後,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,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,一筆不苟。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,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。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《資治通鑑》,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。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,可以從這兒看出。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,說:「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?」邵雍便回答:「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。」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。後來「腳踏實地」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。

展開

【足履實地造句】

1、輕飄飄做了幾千年神仙,再世為人,足踏實地頭頂方圓,四肢熟悉的沉重,五味在胸塵音入耳,竟十分塌實的親切。大風颳過

2、他要求子女謙虛謹慎,嚴於律己,加強修養,足踏實地,放眼長遠。

3、那老者倏然騰空而起,行走虛空宛如足踏實地,扯著破鑼嗓子正對那雷唳鷲說些什麼。

4、等所有人都足踏實地後,秦川一邊揮劍,一邊大喝道:“趕快進城!我來斷後!”。

5、提氣飛身上了冰柱,形如閃電般向對面峰頂疾射而去,數十丈之遙,須臾即至,就在古天龍將要足踏實地的瞬息間,一聲巨吼伴著一道勁流迎面捲來。

6、足下雖然還像站在地面上,可是卻有一絲絲極輕微的間隔,沒有真正足踏實地。

7、他數月來臥病在床,早已躺得難受,這時能夠於屋內緩慢踱步繞行,足踏實地,心中當真說不出的高興。

8、法律規定得愈明確,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。

9、我現在非常渴望活生生的、顏色鮮豔的食物,我能切實地感到食物中生命的顫動。

10、就算微小也要切實地踏出那一步。夏目貴志

11、恐怕只有當氣候變暖再不是單純的科學預測,等它切實地降臨到人們頭上時,全球層面上的實質性措施才有可能出臺。

12、贏得了廣大服務物件的一致好評和高度信賴,切實地成為各企事業單位後勤管理的主心骨,公司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。

13、從個體心理研究的角度進行闡釋,對更切實地體認李煌詞的深層指歸,更深入地認識李煌詞的藝術價值不無益處。

14、而且企業要真正、切實地理解這些轉變的重要性。(源自造句網lookup.tw)

15、潘恩先生切實地體現了華府與商界的關係。

16、若是不能切實地理解程式碼的意義,則你真正能夠對重構保有信心的只能是一些細微的改進。

17、但是為什麼如此多的人不願意切實地做一些事情?

18、對於多數人來說,改變生活條件的唯一方式就是切實地改變生活。

19、分析師必須確保自己切實地理解業務需要,並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。

20、謹慎的說,是彌爾頓最後的,切實地與他自身的問題有關的詩篇之一,他自身關於毫無成果的期望的問題。

<< 足踏實地 因勢順導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足履實地 足履實地的意思 足履實地是什麼意思 足履實地的同義詞 足履實地的反義詞 足履實地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