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死若歸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視死如歸」。見「視死如歸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視死若歸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視死如歸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管子.小匡》相三月,請論百官。公曰:「諾。」管仲曰:「升降揖讓,進退閑習,辨辭之剛柔,臣不如隰朋,請立為大行。墾草入邑,辟土聚粟,盡地之利1>,臣不如甯戚,請立為大司田。平原廣牧2>,車不結轍3>,士不旋踵4>,鼓5>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,臣不如王子城父6>,請立為大司馬。決獄折中,不殺不辜,不誣無罪,臣不如賓胥無,請立為大司理。犯君顏色,進諫必忠,不辟死亡,不撓富貴,臣不如東郭牙,請立以為大諫之官。此五子者,夷吾一不如,然而以易夷吾,夷吾不為也。君若欲治國彊兵,則五子者存矣;若欲霸王,夷吾在此。」桓公曰:「善。」〔注解〕(1)盡地之利:據新編諸子集成本《管子》原作「多眾盡地之利」,義難解。或疑「多眾」為衍文,今據刪。(2)廣牧:廣大的牧地。(3)結轍:車子的軌跡交錯。車不結轍,喻善於指揮戰車,使戰車不亂。(4)旋踵:轉身,指畏縮退後。士不旋踵,指戰士不退縮。(5)鼓:激勵、使振作。(6)王子城父:春秋時齊國人,生卒年不詳,惠公時大夫,善於領兵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視死如歸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春秋時,周室衰微,齊桓公以管仲為相,對內提升國力,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,阻止蠻族入侵,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。管仲做齊國宰相三個月時,曾針對官員的才能優劣向桓公提出意見,他認為:隰朋善於言辭進退,可以立為大行;甯戚善於開墾種植,開發地利,可以立為大司田;王子城父善於領兵,能夠激勵士氣,讓士兵們不畏死亡,衝鋒陷陣,可以立為大司馬;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,不會濫殺無辜,可以立為大司理;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,不怕得罪君王,可以立為大諫之官。論到管仲自己時,他認為上述五人,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,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,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。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,十分贊同,便按管仲的意思,授予五人官職,讓他們聽命於管仲,為齊國效力。其中描述王子城父時,原文就用了「視死如歸」,後來「視死如歸」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,用來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,無所畏懼。

展開

【視死若歸造句】

1、 在敵人的鍘刀面前,劉胡蘭視死如歸。

2、 在誓師大會上,戰士們豪情萬丈,決心視死如歸,英勇殺敵。

3、 面對敵人的屠刀,革命志士視死如歸。

4、 江姐非常從容地走向刑場,視死如歸。

5、 他不怕威脅利誘,表現了共產黨人寧死不屈、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。

6、 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,寧死不屈,表現出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。

7、 江姐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,堅貞不屈,視死如歸。

8、 方誌敏大義凜然,視死如歸。

9、 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大義凜然、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。

10、 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,視死如歸,從容就義。

11、 面對敵人的屠刀,共產黨員視死如歸,表現了無產階級的英雄氣概。

12、 劉胡蘭在刑場上大義凜然,視死如歸,最後壯烈犧牲。

13、 他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使敵人大為震驚。

14、 當她昂首走向敵人的屠刀時是那麼從容不迫視死如歸。

15、 劉胡蘭在敵人的屠刀面前大義凜然,視死如歸。

16、 劉胡蘭面對敵人的殘暴威武不屈、視死如歸。

17、 劉胡蘭在敵人面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永遠銘記在我心裡。

18、 在敵人的鍘刀面前,劉胡蘭同志大義凜然,視死如歸。

19、 在敵人的鍘刀面前,劉胡蘭同志大義凜然,視死如歸,充分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。

20、 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民族的解放,赴湯蹈火,視死如歸。

<< 闊論高談 奮武揚威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視死若歸 視死若歸的意思 視死若歸是什麼意思 視死若歸的同義詞 視死若歸的反義詞 視死若歸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