礪兵秣馬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厲兵秣馬」。見「厲兵秣馬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礪兵秣馬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厲兵秣馬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左傳.僖公三十三年》三十三年春,秦師過周北門,左右免胄而下,超乘者三百乘。王孫滿尚幼,觀之,言於王曰:「秦師輕而無禮,必敗。輕則寡謀,無禮則脫。入險而脫,又不能謀,能無敗乎?」及滑,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,遇之,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,曰:「寡君聞吾子將步師1>出於敝邑,敢犒從者。不腆2>敝邑,為從者之淹3>,居則具一日之積4>,行則備一夕之衛。」且使遽5>告于鄭。鄭穆公使視客館6>,則束載7>、厲兵8>、秣馬9>矣。〔注解〕(1)步師:行軍。(2)腆:音ㄊ|ㄢˇ,豐厚。(3)淹:滯留、停留。(4)積:蓄存、儲藏糧食。(5)遽:驛車。(6)鄭穆公使視客館:此句據阮元《校勘記》補。鄭穆公,西元前649∼前606,春秋時鄭國國君。客館,招待賓客休息、居住的房舍。(7)束載:捆物裝車。為作戰之準備。(8)厲兵:磨利兵器。為作戰之準備。(9)秣馬:餵馬。為作戰之準備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厲兵秣馬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厲兵,磨利兵器。秣馬,餵馬。「厲兵秣馬」指完成作戰的準備。《左傳》記載:魯僖公三十二年,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,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,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。三十三年春天,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。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,知道秦軍意圖後,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,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。鄭穆公獲報後,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、居住的房舍察看,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、磨利兵器、餵好馬匹,完成作戰的準備。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,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,免去一場戰爭。後來「厲兵秣馬」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。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。另外在《左傳.成公十六年》中,可見「秣馬利兵」一詞,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。

展開

【礪兵秣馬造句】

1、衛青礪兵秣馬浴血沙場屢建奇功,衛子夫生子封后世人譽之“生男無喜,生女無怒,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”。

2、這些年來,我們一直礪兵秣馬,以圖收復故土。

3、與印度人礪兵秣馬的準備不同,巴基斯坦軍隊,似乎還停留在過去的成功上。

4、孫堅率軍於去年攻克江夏,江夏周邊如夏口、漢陽、烏林等地也盡數落入彼手,然而面對此等戰績,孫堅仍舊不知足,整天依然礪兵秣馬,隨時有可能攻打過來。

5、在昔陶八州靖石頭之難,大義於今,迄乎韓蘄王除苗氏之奸,臣職如斯乃盡,是用礪兵秣馬,討罪興師。

6、正待眾將準備勵兵秣馬,找回面子的時候。

7、不錯,那麼從現在開始起,我大淸就要開始勵兵秣馬,積草屯糧,只等待時機,就立刻出兵,進取山海關。

8、孫策這小子最近在丹陽勵兵秣馬,這分明是想對我動手了,現在又聯絡了四族,他們可不會稍安勿躁,你不下手他們可要下手了。

9、其他代表團均已勵兵秣馬,進入備戰狀態。

10、所以,天下諸雄勵兵秣馬,雖都不肯輕啟戰端,但小規模的兵力試探從未斷過。

11、現如今遼東以北的努爾哈赤勵兵秣馬隨時會揮兵襲擊我遼東防線,每每即將過冬時都南下入我領土搶掠我百姓。

12、劉徹勵精圖治,勵兵秣馬,終派大將霍去病統軍西征,盡創休屠,在休屠城以南之地,修建姑臧城,囤積重兵,成為軍事重鎮。

13、然陸族勵兵秣馬未解族長之爭,反生四鄰之疑,於是乎,一域之內,人心惶惶,怨聲載道,舞刀弄槍竟蔚然成風。

14、奧斯陸帝國勵兵秣馬虎視眈眈(造句網lookup.tw/3903575.html)。

15、初平三年,春,公孫瓚勵兵秣馬終於開始了他的遼東征伐。

16、心想周瑜定早已勵兵秣馬,待這東風一起,即分派軍馬戰船,而那黃蓋,亦應率草船,揚帆借風,直撲曹操水軍了吧。

17、方欲收合餘燼,勞來安集,勵兵秣馬,克申後戰,封韓山之屍,雪渦陽之恥。

18、王興於室,勵兵秣馬;風捲狂沙,兵臨城下;與子攜行,修我兵甲,氣貫長虹,金戈鐵馬。

19、其時,劉備正勵兵秣馬,準備進攻中原,得知情報,忙請諸葛亮商議對策。

20、各生產單位正厲兵秣馬,為春運高潮的到來作準備。

<< 莫逆之友 殊致同歸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礪兵秣馬 礪兵秣馬的意思 礪兵秣馬是什麼意思 礪兵秣馬的同義詞 礪兵秣馬的反義詞 礪兵秣馬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