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弩末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強弩之末」。見「強弩之末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強弩末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強弩之末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《史記.卷一○八.韓長孺列傳》匈奴來請和親,天子下議。大行王恢,燕人也,數為邊吏,習知胡事。議曰:「漢與匈奴和親,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。不如勿許,興兵擊之。」安國曰:「千里而戰,兵不獲利。今匈奴負戎馬之足,懷禽獸之心,遷徙鳥舉,難得而制也。得其地不足以為廣,有其眾不足以為彊,自上古不屬為人。漢數千里爭利,則人馬罷,虜以全制其敝。且彊1>弩之極,矢不能穿魯縞2>;衝風3>之末,力不能漂4>鴻毛。非初不勁,末力衰也。擊之不便,不如和親。」群臣議者多附安國,於是上許和親。〔注解〕(1)彊:音ㄑ|ㄤˊ,同「強」,強勁有力。(2)魯縞:古代魯地所產質地細緻的絲織品。縞,音ㄍㄠˇ,絲織品。(3)衝風:狂風、暴風。(4)漂:使漂浮。〔參考資料〕另可參考:《漢書.卷五二.竇田灌韓傳.韓安國》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強弩之末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據《史記.卷一○八.韓長孺列傳》載:在中國漢代,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時時侵擾邊境,一直是朝廷最為擔憂的強大外患。西漢武帝時,匈奴派人到漢朝來議和,朝中大臣王恢因為曾多次在邊境為官,深知匈奴的反覆無常,所以反對議和。主張用兵。而當時朝中另一大臣韓安國卻贊成議和,他認為漢朝軍隊若要討伐匈奴,必須長途跋涉,一旦經過長距離的遠征,無論是多麼威武勇猛的軍隊,必定已是人困馬乏。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,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,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;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,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。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,沒有任何勝算。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,都紛紛附和,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。後來「強弩之末」這句成語,就從《史記》文中「彊弩之極,矢不能穿魯縞」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,不能再發揮效用。

展開

【強弩末造句】

1、敵人氣勢衰竭,看來已是強弩之末,我軍勝利在望。

2、敵人被迫把全面進攻改為區域性進攻,也遭到挫折,成了強弩之末。

3、敵人已到了強弩之末的階段,我們該全面出擊了。

4、冬天並非強弩之末,漸行漸遠。

5、你們是強弩之末,不堪一擊了。

6、帝國主義的反動伎倆已經是強弩之末,對我們祖國的強大無可奈何。

7、右翼的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,不能再威脅我們的陣地了。

8、敵人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,不堪一擊了。

9、經過數日的對抗,雙方都已是強弩之末,兵疲馬困了。

10、曾經日本常常攻打中國,現在中國的科技越來越大,日本也就強弩之末,不敢再攻打中國了。

11、望著一望無際的大刀長矛、強弓硬弩,馬嘎爾尼會心一笑。

12、揮拳時,可聽到如強弓硬弩的崩鳴之聲。

13、楊珞所料不差,後門外果然也有伏兵,百來張強弓硬弩直指著門口。

14、使用強弓硬弩、火槍、手雷、滑膛炮、火箭……武裝起來的革命軍能夠從各路反革命勢力重重圍剿中殺出血路嗎?拭目以待吧。

15、這百人可都是裝備有強弓硬弩的彪悍騎兵,正面對上,劉二爺不死也要脫層皮。

16、顏鳴若是還在谷上,他或許還能以強弓硬弩之物隔空殺之,但現在顏鳴一旦入谷,他便再無辦法。

17、記著,所選甲士必須是敢戰死士,多配強弓硬弩,能帶多少帶多少,成都府庫中兵器任你取用,務必全副裝備。

18、儘管敵人數量眾多,帝國士兵臉上卻毫無懼色,前有壕塹拒馬長槍巨盾,後有重炮火銃強弓硬弩,如此堅固的防線根本不是毫無組織的日軍所能突破的。

19、前邊有烏魯超級這個強T頂著,左右有成排的土巨怪護衛,再加上身後二十多把強弓硬弩隨時支援,包光光自然是安如泰山。

20、須臾間,藤甲軍團便已推進至距血狼兵五百步,這個距離,已是進入到了強弓硬弩的射程。

<< 馬跡蛛絲 馬首前瞻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強弩末 強弩末的意思 強弩末是什麼意思 強弩末的同義詞 強弩末的反義詞 強弩末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