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義參「張冠李戴」。見「張冠李戴」條。
此處所列為「張冠李戴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宋.錢希言《戲瑕.卷三.張公喫酒李公醉》1>唐武后時,有「張公喫酒李公醉」之謠。張公謂易之,昌宗兄弟也,李公謂中宗也,此即「薛王沈醉壽王醒」之意。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,舉此為辭,官遂命賦其事。士人援筆立搆數言,主者笑而釋之。此語流傳至宋,則宗門老宿,無不拈出來作對答人底話頭,味之卻真有不可思議道理在。其時又有「張公帽兒李公戴」,至今相傳又有「張三有錢不會使,李四會使卻無錢。」之諺,疑亦是此意耳。後世行市語有「張三李四」,皆非漫然無本。「魯酒薄,邯鄲圍」「罪生甲,旤歸乙」,事機莫測,曷足怪乎!諸老先生乃謂皆是亂說,然則聖人何以擇言於芻蕘。〔注解〕(1)典故或見於明.田藝蘅《留青日札.卷二二.張公帽賦》。〔參考資料〕明.田藝蘅《留青日札.卷二二.張公帽賦》諺云:「張公帽棳在李公頭上。」有人作賦云:「物各有主,貌貴相宜。竊張公之帽也,假李老以戴之,于長隱君乃岸幘而褻禮,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壯儀。」亦可謂善謔者。
【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張冠李戴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張冠李戴」這句成語,原本出自唐朝的諺語「張公帽兒李公戴」。「張公」是指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,「李公」則是指武則天的丈夫中宗,當時人可能用這句話來暗諷武則天不守婦道,私生活淫亂,就好像把這個人的帽子,錯給那個人穿戴。與此類似意思的諺語,還有「張公喫酒李公醉」、「張三有錢不會使,李四會使卻無錢」等。後來「張冠李戴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名實不符或弄錯事情、對象。
1、把李白的詩說成是杜甫的,這不是張冠李戴嗎?
2、還原情境可以避免張冠李戴、自相矛盾的錯誤出現。
3、你一定要看仔細,可別張冠李戴,錯怪了人。
4、媽媽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張冠李戴,弄得我們啼笑皆非。
5、這些人採用張冠李戴手法,硬把物理學上的"相對論"說成是哲學上的"相對主義"。
6、歹徒想使用張冠李戴的矇混技倆逃避刑責,結果被警方一眼識破。
7、我常常的把水滸傳上的人物張冠李戴的亂說一氣,老師告訴我不能囫圇吞棗的看書!
8、獎狀是老李的,他卻張冠李戴,發給了老王。
9、我們這樣張冠李戴,引來了觀眾們一陣陣爆笑聲。
10、他生性迷糊,待人接物常常張冠李戴,鬧了不少笑話。
11、演講者所舉事例張冠李戴,真個貽笑大方。
12、把沈雁冰的筆名說成是老舍,這不是張冠李戴是什麼?
13、我們讀書不要囫圇吞棗,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好詞好句。他向來做事都是張冠李戴,三心二意。
14、他頭戴草帽,黧黑的兩頰深陷進去,滿臉深深的皺紋和衣服皺褶連成一片。那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舊上衣,並且鈕釦沒有一個是相同的。
15、經理打量著眼前這位頭戴草帽、衣衫不整的年輕人,然後問道:“你有廣播方面的背景嗎?”。
16、戴草帽,我可不想被它們認為是死了一樣。
17、不能在屋子裡吹口哨、戴草帽。
18、試著在七一那天,穿草鞋,戴草帽,穿補丁衣,吃樹皮,挖幾個壕洞與好朋友一起玩捉迷藏,一定很有趣!
19、男人在夏天戴草帽或者簡單的在前額上戴一條白布。
20、特徵:戴草帽,左眼下方有一道疤痕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李戴張帽 李戴張帽的意思 李戴張帽是什麼意思 李戴張帽的同義詞 李戴張帽的反義詞 李戴張帽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