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實相稱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名副其實」。見「名副其實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名實相稱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名副其實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1>操故書激厲融曰:「蓋聞唐虞之朝,有克讓之臣,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。……昔廉、藺小國之臣,猶能相下;寇、賈倉卒武夫,屈節崇好;光武不問伯升之怨;齊侯不疑射鉤之虜。夫立大操者,豈累細故哉!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,以為小介,當收舊好;而怨毒漸積,志相危害,聞之憮然,中夜而起。昔國家東遷,文舉2>盛歎鴻豫3>名實相副,綜達經學,出於鄭玄4>,又明《司馬法》5>,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,誠怪今者與始相違。孤與文舉既非舊好,又於鴻豫亦無恩紀,然願人之相美,不樂人之相傷,是以區區思協歡好。又知二君群小所搆,孤為人臣,進不能風化海內,退不能建德和人,然撫養戰士,殺身為國,破浮華交會之徒,計有餘矣。」〔注解〕(1)典故或見於晉.魚豢《魏略》。(2)文舉:孔融(西元153∼208),字文舉,東漢曲阜人,孔子二十世孫。有俊才,為建安七子之一,拜大中大夫,後為曹操所殺。(3)鴻豫:郗(ㄔ)慮,字鴻豫,東漢高平人,生卒年不詳。少受學於鄭玄,官至御史大夫。與孔融相處不睦,曹操曾以書和解之。後操對融嫌忌益深,郗慮上奏構成其罪,融與其妻兒均被誅。(4)鄭玄:西元127∼200,字康成,東漢高密人。為經學大家,箋注《詩經》、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等書,為漢學家所尊。(5)《司馬法》:戰國時,齊威王命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兵書。〔參考資料〕晉.魚豢《魏略》(據《三國志.卷一一.魏書.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.王修》裴松之注引)太祖甚然之,乃與脩書曰:「君澡身浴德,流聲本州,忠能成績,為世美談,名實相副,過人甚遠。孤以心知君,至深至熟,非徒耳目而已也。察觀先賢之論,多以鹽鐵之利,足贍軍國之用。昔孤初立司金之官,念非屈君,餘無可者。……」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名副其實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名副其實」原作「名實相副」。據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載,東漢末建安年間,曹操東征西討,戰功彪炳,權勢極大,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卻對他多所非議,常常針對時政上書給曹操,一點也不客氣。日子久了,曹操對他也有點不滿,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,只得隱忍下來。郗(ㄔ)慮為附和曹操,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,二人於是有了心結,彼此互相仇恨。而在此時,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,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。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,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,實在是不值得。以前兩人互相欣賞,惺惺相惜,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?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。曹操信中提到,孔融曾盛讚郗慮的學識,說他的學問是「名實相副」,和傳聞中的一樣好,絕不虛假。後來「名副其實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。

展開

【名實相稱造句】

1、孫中山說過,“統一就是一統,就是要名實相副地真正統一”。

2、伏請以官為定,庶名實相副,輕重有準,仍乞分官為七等,冠綬亦如之。

3、若所抽之數涓滴歸公,名實相副,雖損於民而猶利於國。

4、不錯,這菜好,名字取得也好,真是名實相副。

5、李逍遙初次聽到師妹的名字,便覺得名實相副,暗自在心裡點了個贊。

6、他的女兒,芳名明慧,名實相副,以美豔聰慧飲譽於宗室之中。

7、君澡身浴德,流聲本州,忠能成績,為世美談,名實相副,過人甚遠。

8、新加坡是名實相符的花園城市。

9、香港是名實相符的富人天堂。

10、諸法實相本是空,永珍森羅幻影中。

11、作為一種本體論學說,它是將印度諸法實相說結合魏晉玄學本體論而產生的。

12、諸法實相,涅盤無名,不實不虛,亦真亦假。

13、(三)明心菩提,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,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。

14、,是內證智慧、能夠顯示諸法實相的真實語言。

15、佛說涅盤是諸法實相,所謂“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。

16、這使我們明白諸法實相,以致證得究竟智慧且明白究竟真理。

17、這是觀身禪的修學次第,下手簡易,逐漸深入,證悟實相,體達佛陀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諸法實相,最終圓證菩提。

18、滑溜先生覺察到一絲跡象,他本人的真名實姓被人發現了,而且,發現者不是別人,正是那個死對頭。弗諾·文奇

19、無法確認他們的真名實姓、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是專家,使得你們的指控沒什麼可信度。

20、毛派武裝由普拉昌達領導,他的真名實姓是普什巴.卡瑪爾.達哈爾。

<< 名不虛行 名實相符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名實相稱 名實相稱的意思 名實相稱是什麼意思 名實相稱的同義詞 名實相稱的反義詞 名實相稱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