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仲之間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伯仲,兄弟間排行的次序。「伯仲之間」形容人才能相當,不相上下。語出三國魏.文帝〈典論論文〉。

相似詞 不分軒輊 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勢均力敵 旗鼓相當

相反詞 大相逕庭 天差地遠 天淵之別 天壤之別 天懸地隔

語義說明形容人才能相當,不相上下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能力相等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他們的棋力在伯仲之間,可謂棋逢敵手了。
<02>這兩位選手實力在伯仲之間,一時之間恐難分高下。
<03>今天這場辯論真是針鋒相對,可見雙方實力就在伯仲之間
<04>這次參加比賽的選手,實力都在伯仲之間,競爭一定非常激烈。
<05>她們兩人的編織實力在伯仲之間,所以打出來的毛衣很難分出高下。
<06>他倆的實力原本在伯仲之間,但因接受的訓練不同,差別也就越來越明顯。

更多形容能力相等相關成語

「伯仲之間」典源

三國魏.文帝〈典論論文〉(據《文選.卷五二.論二》引)文人相輕,自古而然。傅毅1>之於班固2>,伯仲之間耳,而固小3>之,與弟超書曰:「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4>,下筆不能自休。」夫人善於自見,而文非一體,鮮能備善,是以各以所長,相輕所短。里語曰:「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。」斯不自見之患也。〔注解〕(1)傅毅:?∼西元89,字武仲,東漢茂陵人。博學善文,章帝時為蘭臺令史,與班固、賈誼共典校書,後為大將軍竇憲司馬。(2)班固:西元32∼92,字孟堅,東漢安陵人,班彪之子。明帝時為郎,曾與傅毅典校祕書,後續其父彪所著漢書,積二十餘年乃成,為斷代史之祖。(3)小:輕視。(4)蘭臺令史:漢代主持整理圖書及掌理書奏的長官。

典源說明】:三國時,魏文帝曹丕有一篇相當著名的文章〈典論論文〉,闡述讀書人為文應有的態度。他認為一般文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,瞧不起別人的作品。所以他在文章一開頭,就說自古文人相輕,並以漢代的傅毅和班固為例。東漢章帝時,班固和傅毅同為蘭臺史令,一起負責書籍的典校工作。曹丕認為這兩人的文才不相上下,但班固看不起傅毅,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:「傅毅因為會寫文章而得到這個職務,但他一下筆就沒完沒了,不知節制。」文人常會這樣以自己的長處來攻擊別人的缺點,事實上沒有人是通才,能掌握各種文體,所以每個人各有各的特色,應該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才對。曹丕在文中以稱兄弟排行的「伯仲」,來表示班固與傅毅的文才相當,有如兄弟一般,差距不大。後來「伯仲之間」被用來形容人才能相當,不相上下。

展開

【伯仲之間造句】

<< 食言而肥 走投無路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伯仲之間 伯仲之間的意思 伯仲之間是什麼意思 伯仲之間的同義詞 伯仲之間的反義詞 伯仲之間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