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聊生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民不聊生」。見「民不聊生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人不聊生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民不聊生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1>楚人有黃歇者,游學博聞,襄王以為辯,故使於秦。說昭王曰:「天下莫強於秦、楚,今聞大王欲伐楚,此猶兩虎相鬥而駑犬受其弊,不如善楚。臣請言其說。……今王中道而信韓、魏之善王也,此正吳信越也。臣聞,敵不可易,時不可失。臣恐韓、魏之卑辭慮患,而實欺大國也。此何也?王既無重世之德於韓、魏,而有累世之怨矣。韓、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,百世矣。本國殘,社稷2>壞,宗廟隳3>,刳腹折頤4>,首身分離,暴5>骨草澤,頭顱僵仆6>,相望於境;父子老弱係7>虜,相隨於路;鬼神狐祥無所食,百姓不聊生,族類離散,流亡為臣妾,滿海內矣。韓、魏之不亡,秦社稷之憂也。今王之攻楚,不亦失乎!是王攻楚之日,則惡出兵?王將藉路於仇讎之韓、魏乎!〔注解〕(1)典故或見於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。(2)社稷:本指土神和穀神,後以代稱國家。(3)隳:音ㄏㄨㄟ,毀壞、損毀。(4)刳腹折頤:肚子被剖開,下巴被折斷,形容傷亡慘烈。刳,音ㄎㄨ,剖開。頤,下巴。(5)暴:音ㄆㄨˋ,同「曝」,晒。(6)僵仆:音ㄐ|ㄤ ㄆㄨ,倒下。(7)係:綑綁。〔參考資料〕《史記.卷八九.張耳陳餘列傳》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,數十年矣。北有長城之役,南有五嶺之戍,外內騷動,百姓罷敝,頭會箕斂,以供軍費,財匱力盡,民不聊生。重之以苛法峻刑,使天下父子不相安。另可參考:《史記.卷七八.春申君列傳》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民不聊生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據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載:戰國楚頃襄王二十年,秦昭王派將軍白起攻打楚國,結果楚王被迫遷都陳城,國力由盛轉衰。後來秦國再次想要出兵攻打楚國,頃襄王知道這個消息後,就派春申君黃歇出使秦國,企圖說服秦昭王不要攻打楚國。黃歇到秦國後,為秦昭王分析當前的情勢說:「今日大王信任韓、魏對秦國是友善的,當心像當年吳王一樣,因為相信越王是真心臣服,所以放心地出兵攻打齊國,沒想到卻在得勝回國時,越王反叛將他擒住。還有,韓、魏歷經幾世爭戰,父老兄弟死在秦人手上的不計其數,國家也因此變得殘破,宗廟年久失修而損壞,將士們肚破頸斷、身首異處,屍骨暴露在荒野上;老弱婦孺被捉去當俘虜,路上時常可見;鬼神沒人祭拜,百姓生活困苦,骨肉分離流落四方。韓、魏沒有滅亡,是秦國的一大憂患!現在大王要出兵攻打楚國,勢必經過韓、魏國境,您不擔心他們會叛變嗎?」後來「民不聊生」這個成語,就從原文中的「百姓不聊生」演變而出,用於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。

展開

【人不聊生造句】

1、辛亥革命過後,民族危在旦夕、國家山河破碎、民眾苦不聊生,日甚一日,有加無已。

2、90年前,中國共產黨只有幾十個成員,國家貧窮落後,人民苦不聊生。

3、從長安出發,往回走,經過竹山,聽說這裡的縣老爺貪得無厭,縣公子更是荒淫無道,就在昨天集市上就光天化日之下強強有夫之婦,搞得整個縣的老百姓苦不聊生。

4、在這片未知的異界大陸上,統治者大勢已去,天下大亂,鬼怪縱橫,百姓苦不聊生。

5、抗日戰爭時期,有一對情侶,他們倆和恩愛,可是當時倭寇侵華,使得中國人民苦不聊生,男孩不得不去參軍,保家衛國。

6、會怎樣?那天下還不就亂了套了?朕敢肯定那時一定權臣當道,世間百姓苦不聊生!怎麼?難道韋大人你想讓朕做個愛玩耍的小娃娃不成?

7、放下手中的茶會,子夜打了個水嗝,用氣憤的語氣說道;你說說啊,自從漢靈帝即為,百姓苦不聊生,你說他呢,荒淫無政。

8、 國民黨統治下,出現民不聊生的局面。

9、 清朝末年,政治腐敗,經濟凋敝,物價飛漲,民不聊生。

10、 奸臣當道,朝野上下黃鐘譭棄,瓦釜雷鳴,民不聊生。

11、 軍閥混戰時期,兵荒馬亂,民不聊生。

12、 安史之亂後,百姓流離失所,民不聊生,最終使唐朝走向了滅亡。

13、 舊中國政治腐敗,民不聊生。

14、 在黑暗的舊中國,百姓飢寒交迫,民不聊生,但腐敗政府卻貨賂公行,官官相護,於民生國計而不顧。

15、 戰爭時期,民不聊生,流離失所。

16、 君子當道,家給人足;小人當道,民不聊生。

17、 秦始皇橫徵暴斂,苛虐無度,弄得民不聊生,怨聲載道。

18、 隋煬帝凶狠淫佚,橫徵暴斂,使得民不聊生,國內狼煙四起。

19、 災難深重的舊中國,民不聊生,哀鴻遍野。

20、 在那些年月,軍閥混戰,土匪橫行,民不聊生。

<< 居安慮危 氣壓山河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人不聊生 人不聊生的意思 人不聊生是什麼意思 人不聊生的同義詞 人不聊生的反義詞 人不聊生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