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黃鐘,樂器名。器大聲宏,具有校正音律之效。「黃鐘毀棄」指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,比喻賢才不被重用。語出戰國楚.屈原〈卜居〉。△「瓦釜雷鳴」、「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」
相似詞 浮雲蔽日
語義說明比喻賢才不被重用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用人不當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明朝末年,黃鐘毀棄,小人當道,亡國是必然的結果。
<02>你這種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的用人作法,員工哪能心服呢?
<03>在這同行競爭激烈的當頭,用人最為要緊,如果黃鐘毀棄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
<04>正是因為今日是個黃鐘毀棄、瓦釜雷鳴的時代,我們才要發出正義之聲來振聾發聵。
戰國楚.屈原〈卜居〉(據《楚辭.卷六》引)世溷濁1>而不清,蟬翼2>為重,千鈞3>為輕;黃鐘4>毀棄,瓦釜雷鳴5>;讒人6>高張,賢士無名7>。吁嗟默默兮,誰知吾之兼貞?〔注解〕(1)溷濁:汙濁。溷,音ㄏㄨㄣˋ。(2)蟬翼:蟬的翅膀。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之物。(3)千鈞:形容非常重。鈞,古時秤量的單位,一鈞等於三十斤。(4)黃鐘:樂器名。器大聲宏,具有校正音律之效。(5)瓦釜雷鳴: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。見「瓦釜雷鳴」(6)讒人:以言語毀善害能的人。(7)無名:沒有名聲。
【典源說明】: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,懷王時,放逐漢北,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,旋又遭讒,流放江南,於是作〈九歌〉、〈卜居〉等篇,以明己志。〈卜居〉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,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,心裡感到迷惑,於是去見太卜,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。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,覺得世間汙濁不清,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,千鈞卻是輕的,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,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,直似妖怪作聲,庸人在職;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,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。屈原以「黃鐘」比喻賢士,「瓦釜」比喻讒人,感嘆小人得志,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。後來「黃鐘毀棄」用來比喻賢才不被重用。
1、3月20日,朱大可在其部落格上發文《“黃鐘譭棄,瓦缶雷鳴”——奧運“缶”究竟象徵了什麼?》迴應人們的質疑。
2、這造成了“黃鐘譭棄,瓦缶雷鳴”的現象,也給北京專家學者造成錯覺:似乎這就是廣東的代表作。
3、奸臣當道,朝野上下黃鐘譭棄,瓦釜雷鳴,民不聊生。
4、一個公司如果不選拔賢才,而是黃鐘譭棄,壓抑人才,那前途一定不妙。
5、你把下放勞動比作黃鐘譭棄,未免太離譜了吧!
6、明朝末年,黃鐘譭棄,小人當道,亡國是必然的結果。
7、人民有話不能言,言者無責可自負。其結果必然成為瓦釜雷鳴、黃鐘譭棄的世界。
8、奸臣當道,朝野上下黃鐘譭棄,瓦釜雷鳴,民不聊生。
9、這首樂曲飽含一種黃鐘大呂的氣勢。
10、他的這篇短文十分樸素,卻如黃鐘大呂,震撼人心。
11、奸臣當道,朝野上下黃鐘譭棄,瓦釜雷鳴,民不聊生。
12、洞簫牧笛的絲竹音樂,我們固然喜歡,但我們更喜歡黃鐘大呂的交響音樂。
13、一個公司如果不選拔賢才,而是黃鐘譭棄,壓抑人才,那前途一定不妙。
14、古編鐘演奏的古曲,如黃鐘大呂,不同凡響。
15、明朝末年,黃鐘譭棄,小人當道,亡國是必然的結果。
16、洞蕭牧笛的絲竹音樂,我們固然喜歡,但我們更喜歡黃鐘大呂的交響音樂。
17、人民有話不能言,言者無責可自負。其結果必然成為瓦釜雷鳴、黃鐘譭棄的世界。
18、這首樂曲飽含一種黃鐘大呂的氣勢。
19、他的這篇短文十分樸素,卻如黃鐘大呂,震撼人心。
20、洞簫牧笛的絲竹音樂,我們固然喜歡,但我們更喜歡黃鐘大呂的交響音樂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黃鐘毀棄 黃鐘毀棄的意思 黃鐘毀棄是什麼意思 黃鐘毀棄的同義詞 黃鐘毀棄的反義詞 黃鐘毀棄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