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義參「青出於藍」。見「青出於藍」條。
此處所列為「青出於藍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《荀子.勸學》君子曰:「學不可以已1>。」青,取之於藍,而青於藍;冰,水為之,而寒於水。木直中繩,輮2>以為輪,其曲中規。雖有槁暴3>,不復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繩則直4>,金就礪則利5>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,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〔注解〕(1)已:停止。(2)輮:通「揉」,音ㄖㄡˊ,使彎曲。(3)槁暴:晒乾而枯。槁,枯。暴,晒乾。(4)木受繩則直:木頭用繩墨矯正就可以切得直。繩:繩墨,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。(5)金就礪則利:金屬用磨刀石磨就會變利。金:金屬器具。礪:粗的磨刀石。〔參考資料〕另可參考:《大戴禮記.勸學》
【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青出於藍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戰國時代大哲學家荀子寫了一篇〈勸學〉的文章來鼓勵大家多學習。學習有什麼好處呢?就像靛青是從蓼藍提煉出來,但是顏色比蓼藍還要青;冰是水結凍而成,但是溫度比水還要低。學習就像這種提煉和結凍的效果一樣。我們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條用輮的工夫,慢慢使它彎曲,製成車輪。等它彎曲合乎規矩後,就是經過日晒乾枯也不會再恢復原狀了。這種輮的工夫也是學習。所以木頭要劃得直,得靠繩墨;金屬要磨銳,得靠礪石。君子人就是要接受繩墨般的約束,礪石般的磨鍊,假如能廣泛地去學習,而且能時時反省自己,那就不會有什麼過錯了。後來就從荀子這段話中演變成「青出於藍」這句成語,原來是用來比喻學習的效果,後多用來比喻學生表現較老師出色,晚輩成就超過前輩。
1、我看更是青勝於藍啊!小英雄小小年紀就能跟我兄弟鬥個不亦樂乎。
2、學術發展的規律是承前啟後,尊老扶幼,青勝於藍。
3、青勝於藍的通識教育要帶給學生什麼?楊福家援引了一位華裔教授的話:“我有幸就讀於斯坦福大學,這是一所篤信素質教育的大學。
4、儘管目前還難有青勝於藍的成績,但是逐步成長的她已經顯示出成為名將的端倪。
5、2%,這充分說明我國科技事業後繼有人,青勝於藍的興旺發達景象。
6、“青勝於藍”是部隊發展的需要和必然趨勢。
7、所以,同樣的訊息,一旦上到網上,就青勝於藍了。
8、“我將以發現和培養人才為己任,激勵青年人青勝於藍,秀出班行。
9、我們都希望人才輩出,青勝於藍;我們都知道論資排輩的僵化體制會束縛人才的崛起,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為任何一個創新舉措喝彩。
10、聽李政道一席談如何讓青勝於藍。
11、這並不奇怪,我教了四十幾年書,青勝於藍的事見得多。
12、但人們更多看到的不是青勝於藍,而是二世而衰,乃至二世而亡。
13、講臺上,粉筆染白髮;書桌邊,責任壓兩肩;澆花朵育桃李,桃李遍天下;絞腦汁灑心血,學生青勝於藍;像蠟燭像春蠶,奉獻赤誠一片。祝老師節日快樂!
14、學生如果把先生當作一個範本,而不是當作敵手,他就不能青勝於藍。別林斯基
15、俗話說: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;可俗話又說:薑還是老的辣!青勝於藍顯出朝氣,姜老來辣淡出經驗。朋友品味之餘,應擇優而取,完善自身,修煉自我,以達境界。
16、後來,一些大型公司採納了這一經驗,企業“資訊長”很快“青勝於藍”,成為“資訊長”階層的主力軍。
17、升級,必將導致“反華”政治勢力得以進一步擴大其政治基礎,不僅有利於小泉在一場選舉惡戰之中保全自己,而且有利於他的鷹派路線“後繼有人,青勝於藍”。
18、他性格堅韌,心思與自己大異,恐怕也不見得有多麼聰慧,即使能夠學得自己的幻道,恐怕也難以青勝於藍,去追求那更高的天道。
19、說是意料之中,那就是,“80後”作家群已經發出了自己的聲音,並給自己以身份認定,覺得自己日益成熟強大,覺得自已經青勝於藍,需要在文壇上有一席之地。
20、楚前輩果然慧眼如炬,這小子雖嫩了點,沒想到修煉天賦如此之高,他日說不定真有青勝於藍之時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青過於藍 青過於藍的意思 青過於藍是什麼意思 青過於藍的同義詞 青過於藍的反義詞 青過於藍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