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義參「猶豫不決」。見「猶豫不決」條。
此處所列為「猶豫不決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※《戰國策.趙策三》秦圍趙之邯鄲。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。畏秦,止於蕩陰,不進。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,因平原君謂趙王曰:「秦所以急圍趙者,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,已而復歸帝,以齊故。今齊湣王已益弱。方今唯秦雄天下,此非必貪邯鄲,其意欲求為帝。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,秦必喜,罷兵去。」平原君1>猶豫未有所決。〔注解〕(1)平原君:趙勝,?∼西元前351,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。封於平原,故稱為平原君。喜賓客,食客多至數千人,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,亦為趙之名相。
【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猶豫不決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猶豫」一語就是遲疑不決的意思。在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中已可見到:「心猶豫而狐疑兮,欲自適而不可」的用法,它在文獻上有許多寫法,如「由豫」、「游預」等。至於「猶豫不決」一語可能出自於《戰國策》。據《戰國策.趙策三》載,有一次秦國派兵進攻趙國,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。趙國向魏國求援,魏王派出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救援,但是晉鄙害怕秦國的勢力,不敢正面交戰,因此就把軍隊駐紮在蕩陰這個地方,按兵不動。另一方面,魏王又派了將軍辛垣衍為使臣,前去邯鄲勸說趙王,說秦王其實並非真正要占領邯鄲,只是希望各國能擁戴他,尊稱他為帝,這樣秦王一高興,就會退兵,邯鄲也就可以解圍了。趙國的相國平原君一聽到這樣的事情,認為事態嚴重,一時拿不定主意。當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在趙國遊歷,聽說魏國派人勸說趙國尊秦為帝,感到很氣憤,於是要求平原君為他引見辛垣衍,準備當面勸他打消這個念頭。原文中的「猶豫未有所決」後來可能演變成「猶豫不決」這句成語,指遲疑不定,無法拿定主意。
1、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十天裡,努力把猶豫未決的選民爭取過來。
2、 今天我們再為大家首度公開其完美喬丹鞋大餐,尚在猶豫未決、舉棋不定的鞋迷朋友可要瞧好了。
3、 讓見密為豪傑所歸,欲從其計,猶豫未決[
4、 劉備猶豫未決,孔明對此雖然表示反對,可眼下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。
5、 至襄陽,民皆泣告城下,願受軍法,雍將長孫冀不忍,猶豫未決,民以公書信呈上,長孫冀覽信而嘆,請旨皆赦之。
6、 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,猶豫未決。
7、 吾何嘗不想誅殺閹賊,只是大將軍猶豫未決,大將軍母親舞陽君以及何苗與十常侍有諸多牽連,我等一心匡扶社稷,卻有心無力吶。
8、 見到猶豫未決秦疆,雷隕是淡淡嘲諷道。
9、 其實,他內心尚猶豫未決,意欲贏得時間,以苟延殘喘,俟草青馬肥之時,逃到大漠以北,以捲土重來。
10、 今天5月14日是玫瑰情人節,在這一天穿上黃色衣服,吃黃色咖哩飯,是告訴大家“我還在單身”。在這一天送紅玫瑰是傾訴愛意;送白玫瑰是表示猶豫未決;送黃玫瑰是表示再見;若送簡訊玫瑰是表示祝願對方幸福地久天長!我的玫瑰送給你--。
11、 莫名其妙出現的柳樹,九命貓妖的捨命相救,完全打亂了藏鋒的計劃,而就在藏鋒猶豫未決之際,九命貓妖卻是憑著最後一口妖氣,直接撲入了柳樹懷中。
12、他對去泰山旅遊一事猶豫不決。
13、劉老師在工作去留的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。
14、他做事欠果斷,老是猶豫不決的。
15、如此緊急事件遇到他這種猶豫不決、優柔寡斷性格的人,就令人更心急了。
16、辦事要果斷,要有自信,猶豫不決,狐埋狐羦都是成不了大事的。
17、在首飾櫃檯前,她猶豫不決,挑來選去不知買哪件好。
18、做事情如果一味瞻前顧後,猶豫不決,那一定不會成功。
19、他是個優柔寡斷的人,做什麼事都猶豫不決、舉棋不定。
20、他要是能當機立斷【猶豫不決造句】,就不會陷入猶豫不決的煩惱狀態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猶豫未決 猶豫未決的意思 猶豫未決是什麼意思 猶豫未決的同義詞 猶豫未決的反義詞 猶豫未決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