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同伐異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黨同伐異」。見「黨同伐異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標同伐異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黨同伐異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後漢書.卷六七.黨錮列傳.序》及漢祖杖劍,武夫勃興,憲令寬賒,文禮簡闊,緒餘四豪之烈,人懷陵上之心,輕死重氣,怨惠必讎,令行私庭,權移匹庶,任俠之方,成其俗矣。自武帝1>以後,崇尚儒學,懷經協術,所在霧會2>,至有石渠3>分爭4>之論,黨同伐異之說,守文之徒,盛於時矣。至王莽專偽,終於篡國,忠義之流,恥見纓紼,遂乃榮華丘壑,甘足枯槁。雖中興在運,漢德重開,而保身懷方,彌相慕襲,去就之節,重於時矣。逮桓靈之閒,主荒政繆,國命委於閹寺,士子羞與為伍,故匹夫抗憤,處士橫議,遂乃激揚名聲,互相題拂,品覈公卿,裁量執政,婞直之風,於斯行矣。〔注解〕(1)武帝:漢武帝劉徹(西元前156∼前87),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。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,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。(2)霧會:喻眾多的人、事物集聚一起。(3)石渠: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。為蕭何所造,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。(4)分爭:分異爭奪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黨同伐異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黨同伐異」意思是結合同黨,攻擊異己,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鬥爭。漢初採黃老治術,主張無為和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,但自漢武帝劉徹執政後,採納董仲舒「罷黜百家、獨尊儒術」的主張,一時間儒學興盛起來,學者經常聚集討論,以致宣帝時召集諸儒在石渠閣講論六藝。在評議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時產生分歧,引發爭論,以致有「黨同伐異之說」。也就是觀點相同的人結為同黨,攻擊觀點和自己不同的。後來「黨同伐異」演變為成語,用來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。

展開

【標同伐異造句】

1、黨同伐異,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寫的文字裡是讀不到的。

2、正人君子應該講求公理正義,不可黨同伐異。

3、黨同伐異和自我修養是很遺憾在日本很普遍。

4、學術上有不同見解,應當允許百家爭鳴。不能唯我獨尊,更不能黨同伐異。

5、 但由於寫作文化的差異,中西方作文文體的內涵“名同實異”。

6、 “由於國際、國內形勢的不確定性,市場要為名同實異的靈活政策操作做好心理準備。

7、 如果各自作各自的解釋,說我是這樣看的,至於對方的看法,我不知道,那就把共同點變成名同實異的東西了,也就不成其為共同點了。

8、 香港物業稅,其實屬於房地產所得稅,與大陸即將開徵屬於房地產保有稅的物業稅,名同實異,識者不可不察,萬萬不能混為一談。

9、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,由於國際、國內形勢的不確定性,市場要為名同實異的靈活政策操作做好心理準備。

10、 氐、羌同源異流,原居西北甘青高原,後分化為兩族。

11、 儘管如此,中日洪水神話是同源異流的關係,其文化之根在中國的南方。

12、 總之,武術與儺舞在起源及發展過程中,兩者同源異流,既相互交融又相互影響。

13、 同源異流的拳術,有系統理論和技術。

14、 古代武術與古代軍事技術同源異流眾所周知,古代武術的源起,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產活動中去。

15、 此後,原同源異流而分傳於金與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,逐漸認同、融合,至元代中後期,二宗合併的條件漸趨成熟。

16、 彝族煙盒舞起源於原始的狩獵祭祀,與彝族“跳樂”、“跳弦”等民間舞蹈同源異流。

17、 到了唐宋時期,雲南腹地的白蠻和烏蠻,通過異源同流和同源異流的不同途徑,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語支的彝、納西、哈尼等族。

18、 因為他的那些觀點,和我寫《土佐》一樣,都是來源於日文維基網路,可謂是同源異流。

19、她說她的兒子告訴她,他對他的同母異父的妹妹實施了不正當行為,但堅持沒有強姦她,並且自己一直穿著衣服。

20、你還和你同母異父弟弟住在一起?

<< 李下瓜田 深淵薄冰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標同伐異 標同伐異的意思 標同伐異是什麼意思 標同伐異的同義詞 標同伐異的反義詞 標同伐異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