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義參「有聲有色」。見「有聲有色」條。
此處所列為「有聲有色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宋.汪藻〈翠微堂記〉(據《浮溪集.卷一八》引)吾宗發之以豪,自喜讀書彊記,談笑多聞,頗欲以事業文章見世。一旦悉棄去不學,學所以治心養性者,買田三靈山之陽,前瞰大川,旁眺諸嶺,築翠微堂以居。藝蘭種竹其下,日與賓客飲酒賦詩,徘徊周覽,蓋將老焉。其意以謂世之有聲有色者,未有不爭而得,亦未有不終磨滅者。惟山水之娛人,無事于爭,且庶幾1>可以長存,故吾有以取之,蓋不學淵明2>而暗與之合。〔注解〕(1)庶幾:測度語氣詞,或許。幾,音ㄐ|。(2)淵明:指陶潛(西元365∼427),東晉潯陽柴桑人,陶侃的曾孫,一名淵明,字元亮。安貧樂道,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,世稱「靖節先生」。詩名尤高,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。
【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有聲有色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有聲」本《詩經.大雅.文王有聲》:「文王有聲,遹駿有聲。」是說文王非常有聲譽。「有聲有色」一語則見於宋朝汪藻的〈翠微堂記〉,他記敘自己退職隱居後,寄情山水,領悟到「世之有聲有色者,未有不爭而得,亦未有不終磨滅者」,意思是說:擁有名聲和貴位的人,都必須不斷地爭奪才能得到,而且將會消失。他以為只有山水帶給人的快樂,不須爭奪,並且可以長存心中。後來「有聲有色」這句成語,不只用來形容人,還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豐富多采。如《老殘遊記.第七回》:「若求在上官面上討好,做得烈烈轟轟,有聲有色,則只有依玉公辦法,所謂逼民為盜也。」至於明.謝榛《四溟詩話.卷二》:「謝靈運『池塘生春草』,造語天然,清景可畫,有聲有色,乃是六朝家數,與夫『青青河畔草』不同。」則是形容詩文聲調鏗鏘,辭采茂美。
1、 他有聲有色地描繪了當時的情景。
2、 這個小品演得有聲有色,讓人捧腹大笑。
3、 小剛的故事講得有聲有色,博得同學們陣陣掌聲。
4、 老師講得有聲有色,可我一個耳朵也沒聽進去。
5、 他們把相聲講得有聲有色,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。
6、 他模仿古人吟詩竟然模仿得有聲有色、惟妙惟肖。
7、 他倆把《兄妹開荒》表演得有聲有色,觀眾們給予陣陣熱烈的掌聲。
8、 想不到他第一部小說就寫得有聲有色,深受讀者喜愛。
9、 她把評書講得有聲有色,臺下的人個個聽得如痴如醉。
10、 這些年輕人的表演成功地把一出枯燥的戲變得有聲有色。
11、 他把晚會辦得有聲有色,真不簡單。
12、 他們把相聲講得有聲有色,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。
13、 小梅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講得有聲有色,娓娓動聽。
14、 有些把故事說的有聲有色的人根本沒有參加過戰鬥。
15、 他扮演日本鬼子真是演得有聲有色、惟妙惟肖,差點陰來觀眾一頓暴打。
16、 李老師的課講得有聲有色。
17、 老師講得有聲有色,可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。
18、 張洪特別熱心於學生會的文體工作,把我校的課外活動搞得有聲有色。
19、 張校長一手抓思想,一手抓教學,雙管齊下,把學校的工作搞得有聲有色。
20、 從此以後,我們師生間打成一片,同心同德,把班裡的各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有色有聲 有色有聲的意思 有色有聲是什麼意思 有色有聲的同義詞 有色有聲的反義詞 有色有聲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