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揮手舉足,舞動跳躍。#語本《詩經.大序》。後亦用「手舞足蹈」形容高興到了極點。
相似詞 喜不自勝 載歌載舞 興高采烈 歡欣鼓舞
相反詞 怏怏不樂 垂頭喪氣 悶悶不樂 鬱鬱寡歡
一、語義說明
揮手舉足,舞動跳躍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揮舞躍動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小孩子往往會邊看著電視,邊學著歌星手舞足蹈。
<02>看到小女兒在舞蹈教室裡手舞足蹈的樣子,她不禁露出欣慰的微笑。
<03>孫子一回來,爺爺最高興向他們講他年輕時的故事,有時還配合著手舞足蹈。
二、語義說明
形容高興到了極點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喜悅歡樂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當連續假被確定後,全辦公室的人都興奮得手舞足蹈。
<02>一看見同學被嚇到,躲在樹後的他,手舞足蹈地又叫又跳。
<03>知道兒子考上大學,這對父母不禁高興得手舞足蹈,笑聲連連。
<04>大家一聽說閻王老師今天的考試取消了,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。
#《詩經.大序》1>詩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為志,發言為詩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,言之不足故嗟歎之,嗟歎之不足故永2>歌之,永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、足之蹈3>之也。〔注解〕(1)典故或見於《孟子.離婁上》。(2)永:通「詠」,歌唱,指吟唱詩歌以抒發情感。(3)手之舞之、足之蹈之:四「之」字皆助詞,無義。〔參考資料〕《孟子.離婁上》孟子曰:「仁之實,事親是也;義之實,從兄是也。智之實,知斯二者弗去是也;禮之實,節文斯二者是也;樂之實,樂斯二者,樂則生矣。生則惡可已也?惡可已,則不知足之蹈之、手之舞之。」
【典源說明】:《詩經》是最早的詩歌總集。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朝廷樂章,分為風、雅、頌三大類。今日留傳的《詩經》序文,有大序、小序之分,大序置於十五國風之前,論述詩歌的產生、功能及體制等;小序則置於各詩篇首,說明各詩的主旨及背景。大序說:詩,是志趣的表現。當心中的志趣用語言抒發出來,便成為詩。但如果內心情感激動到用語言表達還覺得不足時,就會發出嘆息的聲音;當發出嘆息聲仍覺不足時,便會以吟詠的方式來抒發;以吟詠的方式猶感不足時,便會不知不覺地揮手舉足,舞動跳躍起來。後來「手舞足蹈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亦用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。
1、聽說明天去郊外春遊,同學們高興得手舞足蹈。
2、姐姐考上了重點大學,樂得她手舞足蹈的。
3、聽說明天去春遊,同學們立即手舞足蹈。
4、他抱著媽媽為他買的大熊貓玩具,興奮得手舞足蹈。
5、聽到自己考了100分的訊息,小東高興得手舞足蹈。
6、聽了這個令人振奮的訊息,我們都高興得手舞足蹈。
7、這個好訊息使同學們高興得歡蹦亂跳,手舞足蹈。
8、當小華接受了小強的求婚時,小強不由得心花怒放,手舞足蹈!
9、小明聽到媽媽說要帶他去國外的訊息高興地手舞足蹈,接著又手忙腳亂地收拾起了行李。
10、大家一聽說閻王老師今天的考試取消了,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。
11、她拿到了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,高興地手舞足蹈起來;立刻手忙腳亂地換好衣服去找同學共同分享喜悅。
12、他得到高考榜上有名的訊息,歡喜得手舞足蹈。
13、當連續假被確定後,全辦公室的人都興奮得手舞足蹈。
14、他聽到高考榜上有名,歡喜得手舞足蹈。
15、聽說可以去旅遊,我手舞足蹈的跳起來。
16、一看見同學被嚇到,躲在樹後的他,手舞足蹈地又叫又跳。
17、每當他找到一道難題的突破口時,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來。
18、除夕夜,天降瑞雪,孩子們歡樂得手舞足蹈起來。
19、人的性情是多變的,有時高興的手舞足蹈,有時傷心的嚎啕大哭,有時平靜的一言不發,有時又興奮的喋喋不休.
20、在聯歡會上,他們引吭高歌,手舞足蹈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手舞足蹈 手舞足蹈的意思 手舞足蹈是什麼意思 手舞足蹈的同義詞 手舞足蹈的反義詞 手舞足蹈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