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貌取人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、評斷或任用人才的標準。#語本《韓非子.顯學》。△「以言取人」

語義說明以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、評斷或任用人材的標準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注重外貌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連聖人都感嘆以貌取人難免失誤,何況你我都是凡夫俗子?
<02>為國家舉才應該首重人品,其次則為學識及能力,切忌以貌取人
<03>現在的選美比賽不只是以貌取人,氣質和才華也是重要的評量標準。
<04>她擇偶時只是膚淺地以貌取人,婚後才發現對方人品不佳,終以離婚收場。
<05>公司這次徵才,沒有經驗的主管純粹以貌取人,當然選不出具有真才實學的人。
<06>初次見面,我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,不把他放在眼裡,經過一段時日相處,才知道他是個品學俱佳的人,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!

更多形容注重外貌相關成語

「以貌取人」典源

#《韓非子.顯學》澹臺子羽1>,君子之容也,仲尼2>幾而取之,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。宰予3>之辭,雅而文也,仲尼幾而取之,與處而智不充其辯。故孔子曰:「以容取人乎?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乎?失之宰予。」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實之聲。〔注解〕(1)澹臺子羽:即澹臺滅明。西元前512∼?,姓澹臺,名滅明,字子羽。春秋武城人,孔子弟子。(2)仲尼:即孔子。西元前551∼前479,名丘,字仲尼,春秋魯人。學無常師,相傳曾問禮於老聃,學樂於萇弘,學琴於師襄。初仕魯,為司寇,攝行相事,魯國大治。後周遊列國十三年,不見用,年六十八,返魯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。有弟子三千,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,開平民教育先河,後世尊為「至聖先師」。(3)宰予:西元前522∼前458,字子我,春秋魯人。孔子弟子,利口辯辭。曾因白天睡覺,孔子責以朽木不可雕也。〔參考資料〕另可參考:《大戴禮記.五帝德》、《史記.卷六七.仲尼弟子列傳.澹臺滅明》

典源說明】:「以貌取人」原作「以容取人」。根據《韓非子.顯學》的記載,春秋時孔子有弟子三千,其中澹臺滅明長相不俗,孔子幾乎因此而以為他是個好學生,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德行才能與容貌不相稱。而宰予談吐不凡,孔子幾乎因此而相信他是個優秀的好學生,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才華與談吐不相稱。孔子當初對這二位弟子的儀表、言談,下了與實際才能不相符合的誤判,因而感嘆道:「以容取人乎?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乎?失之宰予。」意思就是說:如果以容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,就會像對子羽一樣,產生誤判;如果以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才華,就會像對宰予一樣,產生誤判。後來「以貌取人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以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、評斷或任用人才的標準。

展開

【以貌取人造句】

1、在這次旅遊途中,進入購物店裡,我看到了這家店員以貌取人藐視窮人見錢眼開的本性。

2、我們要真正瞭解一個人,就不能以貌取人,要從本質上去評定這個人的好壞。

3、我們的經理以貌取人,當然就得不到真正的賢才了。

4、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時要看他的品德不應以貌取人

5、如果領導以貌取人,自然會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實學的人。

6、花些時間在儀表上: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會以貌取人

7、凡事不可以貌取人,否則會與賢才失之交臂。

8、不管這麼說是否合適,這個社會對女人總是以貌取人的。

9、事實證明,以貌取人往往是要犯錯誤的。

10、我們不能以貌取人,要用心感受他人可貴的品質,才是明智的。

11、用人要以人品、能力為取捨依據,不應以貌取人

12、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,我們千萬不要以貌取人

13、人不可以相貌美醜劃分評價,人重要的是內在,是價值,評價人時,切不可以貌取人,更不可因為他的某一缺點就說他沒有優點,以偏概全!

14、在唐代的中國,和尚是普通民眾崇拜的偶像,僧侶之間追求佛法的的修為,追求品德學識的修養,他們不以貌取人,注重以德服人,基於這種氛圍許多得道高僧應運而生,比如,玄奘便是眾所周知的唐僧。

15、在愛情中,男人以貌取人,女人以言取人。

16、不可以貌取人,以言取人,以人廢言,說話要三思而後行。

17、豈不聞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,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

18、“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

19、“圈子”更多地以貌取人,以言取人,以財取人,以社會地位取人。

20、孔子聞之感嘆不已,說“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子(字子我)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

<< 文不加點 寸步不離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的意思 以貌取人是什麼意思 以貌取人的同義詞 以貌取人的反義詞 以貌取人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