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義參「不共戴天」。見「不共戴天」條。
此處所列為「不共戴天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◎1《禮記.曲禮上》父之讎1>,弗與共戴天2>;兄弟之讎3>,不反兵4>;交遊之讎5>,不同國。〔注解〕(1)父之讎:殺父的仇敵。讎,音ㄔㄡˊ,通「仇」,仇敵。(2)弗與共戴天:不與之共存於世。戴天,指立於天地間。戴,頂著。(3)兄弟之讎:殺害兄弟的仇敵。(4)不反兵:不用返家取兵器。反,通「返」。(5)交遊之讎:殺害朋友的仇敵。◎2《禮記.檀弓上》子夏問於孔子曰:「居父母之仇,如之何?」夫子曰:「寢苫枕干,不仕,弗與共天下也。遇諸市朝,不反兵而鬥。」
【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不共戴天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不共戴天」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「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」,「天」只有一個,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間的意思。什麼樣的仇人非得拚個你死我活呢?《禮記.曲禮》有一段話說:「殺害父親的仇人,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;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,不必等回家拿兵器,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;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,我不應該和他同國。」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。在禮的觀念中,對父母要盡孝,對兄弟要友愛,對朋友要存義,這是為人的基本。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,要「以直報怨」。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,遇到殺父仇人,豈有輕饒的道理?想盡辦法也要報仇,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,也就是不合禮了。這正是為何《曲禮》說:「父之讎,弗與共戴天」的理由了。這種觀念在《禮記.檀弓上》也提到: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,是要「寢苫枕干」的。苫,音ㄕㄢ,草的意思。干是盾,也就是兵器的意思。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,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,睡不能安寢,隨時準備兵器,等待機會。所以「不共戴天」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,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,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,比喻對人仇恨極深。
1、 霍趙兩家本無不解之仇,只因彼此不服輸的心理,而一定要爭個高低,互不相讓。
2、 從此,孫剛與“採收率”結下了不結之緣,“能在這方面搞出點名堂”,成為他的一個夢想。
3、 一次偶然的邂逅,使他與她結下了一段不結之緣。
4、 所以,荷蘭自古以來就與海洋有不結之緣。
5、 它們在很舊很舊已前就與大海結下了不結之緣,終而成了最忠誠的友人,無論天崩地裂,無論狂風暴雨它們使終堅守著那份情緣。
6、 自從在電視劇《重案六組》中扮演了刑警隊長大曾,李成儒似乎就與公安題材結下了不結之緣。
7、 從那時起,小伊蔓開始了每週一次的評劇學習,也與評劇結下了不結之緣。
8、 李潔軍自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攝影專業後,就與新聞攝影結下了不結之緣。
9、 不想卻意外獲得一套功法,從此人生便與奇獸異禽結下了不結之緣。
10、我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,勢不兩立。
11、霍趙兩家本無不解之仇,只因彼此不服輸的心理,而一定要爭個高低,互不相讓。
12、殺父之仇,不共戴天,一定要將凶手繩之以法,才能解我心頭之恨。
13、當然不是了,我跟唐伯虎有不共戴天之仇。
14、日本軍人殘害中國人民的切齒之仇,我們永遠不會忘記!
15、抗戰爆發後,有多少仁人志士懷著亡國破家之仇,參加了八路軍,和日寇進行著殊死的搏鬥。
16、國民黨反動派殘害人民的切齒之仇,我們永遠不會忘記。
17、他知道這個訊息,如萬箭攢心,日夜吞聲飲泣,珠淚偷彈,思報父母之仇,時刻不忘。
18、一個有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飛毛腿的普通人。
19、對方那麼難纏,你都能說服,你真具有三寸不爛之舌。
20、憑藉三寸不爛之舌,很容易就能虜走芳心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不共之仇 不共之仇的意思 不共之仇是什麼意思 不共之仇的同義詞 不共之仇的反義詞 不共之仇注音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