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在河水對岸看火災。※語或本清.梁啟超〈呵旁觀者文〉。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觀,漠不關心。△「見死不救」
相似詞 見死不救 作壁上觀 冷眼旁觀 袖手旁觀 漠不關心
相反詞 扶危濟困 見義勇為 拔刀相助 排難解紛 當仁不讓
語義說明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觀,漠不關心。
使用類別用在「置身於外」的表述上。
造句
<01>要我見死不救、隔岸觀火?我做不到!
<02>朋友有難,怎可隔岸觀火,置之不理呢?
<03>他準備隔岸觀火,讓雙方惡鬥下去,好坐收漁翁之利。
<04>在此次變故中,最讓我寒心的是多位好友隔岸觀火,不肯伸出援手。
<05>那些平日所謂的朋友,一知道我們有難,反倒個個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。
<06>我讓他們自己設法度過難關,其實是在訓練他們處事能力,怎能說我是隔岸觀火呢!
※清.梁啟超〈呵旁觀者文〉(據《飲冰室文集.卷五》引)天下最可厭可憎可鄙之人,莫過於旁觀者。旁觀者,如立於東岸,觀西岸之火災,而望其紅光以為樂。如立於此船,觀彼船之沈溺,而睹其鳧1>浴以為歡。若是者,謂之陰險也不可,謂之狠毒也不可,此種人無以名之,名之曰「無血性」。嗟乎!血性者人類之所以生,世界之所以立也。無血性則是無人類無世界也。故旁觀者,人類之蟊賊,世界之仇敵也。〔注解〕(1)鳧:音ㄈㄨˊ。鳥綱雁形目,狀如鴨而略大。體長二尺許,嘴扁,腳短,趾間有蹼,翼長能飛翔,常群居於湖沼中。或稱為「野鴨」。
【典源說明】:「隔岸觀火」是指在河的對岸看另岸的火災。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觀,漠不關心。有人認為這句成語是出自於五代乾康的〈投謁齊己〉詩,詩裡有「隔岸紅塵忙似火,當軒青嶂冷如冰」二句,意思是說:乾康來到齊己的住所,看到對岸的紅塵世界忙碌熱鬧如火,但是窗子裡的修道者齊己卻像一座山,冷冷冰冰。這裡的「隔岸紅塵忙似火」,語義和「隔岸觀火」事實上有點差距。清末梁啟超有一篇〈呵旁觀者文〉,裡面說:「旁觀者,如立東岸,觀西岸之火災,而望紅光以為樂。」這裡的意思正是「隔岸觀火」的意思。所以梁氏接著說這種隔岸觀火的人就好像站在這邊船上,眼看另一艘船沉溺,卻把它當成是隻水鳥沉浴水中一般。不但不去救,反而以為樂了。後來「隔岸觀火」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事不干己,袖手旁觀,漠不關心。
1、 吳善為人精明對凡事都洞如觀火,與其他幾個師兄不同,所以一早便將此事記在心間。
2、 已經解開到第二階基因鎖的姚若愚對於四周的變化洞如觀火,異形身軀的移動、嘴巴的張開、舌頭的吐出、尾巴的刺出,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轉化為資訊匯聚到了他的腦海中。
3、 居恆指畫某地兵民強弱,帑藏多寡,洞如觀火,實陰有覬覦之心。
4、 對於蛟龍自視不敵想要逃跑的舉動,李羿早已洞如觀火。
5、 雖然雙目緊閉,而身週一切卻洞如觀火,身心舒暢之極。
6、 對於這些細微而現實的變化,夜子軒心中卻是明亮如鏡,洞如觀火。
7、 躺在火熱的抗上,背靠著疊起來的錦緞被子,微眯著雙眼全身徹底的放鬆,不僅僅自身世界洞如觀火,對外界的變化也是深有感觸。
8、 易寒呆在易家多年,看過的精典不知有多少,不然易寒也不會沒有出過易家門,而就練就洞如觀火的人情世故。
9、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來測將來,洞若觀火!魯迅
10、王老師對國際形勢看得很明白,洞若觀火。
11、只有智者方能洞若觀火地掌握事情真相,因而不憂不懼。
12、十年前他已預測到今日產業界將面臨的衝擊,真是洞若觀火之見。
13、憑著對商場的敏感度,他洞若觀火地預測電子業將是一片榮景。
14、對他做的事,老師洞若觀火。
15、其實,我當時就洞若觀火,覺得這是他的一個圈套,所以不停地提醒你們。
16、經過深入調查,多方取證,案情已經洞若觀火了。
17、這一點也許七百年前忽必烈汗就洞若觀火了。
18、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來測將來,洞若觀火!魯迅
19、我們不能以隔岸觀火的態度去對待現實中的不良現象。
20、王老師對國際形勢看得很明白,洞若觀火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隔岸觀火 隔岸觀火的意思 隔岸觀火是什麼意思 隔岸觀火的同義詞 隔岸觀火的反義詞 隔岸觀火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