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輸入成語,或成語中的某個字
注音
拼音
解釋 義參「明知故犯」。見「明知故犯」條。
此處所列為「明知故犯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宋.陳世崇《隨隱漫錄.卷一》西山蔡先生訓子,……曰:「作事皆依本分,屈己饒人終無悔。吝錢穀與人交關、頭頭讓人、些少生事,一切用柔道理之。若識些道理,不做好人,天地鬼神亦深惡之。蓋不識好惡1>,如童稚2>,如醉人,雖有罪可赦;若知而故犯,王法不可免也。」〔注解〕(1)好惡:音ㄏㄠˋ ㄨˋ,喜好和憎惡。(2)童稚:孩童。
【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明知故犯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明知故犯」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,卻故意去違犯。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,人人都應該遵守,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,這是無心之過,還可原諒;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,卻故意去觸犯,這就是「明知故犯」了。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《隨隱漫錄.卷一》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:「蓋不識好惡,如童稚,如醉人,雖有罪可赦,若知而故犯,王法不可免也。」意思是說:一個人不明是非,就像小孩子和醉漢,如果犯錯,還可以原諒;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,還去犯錯,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。這裡的「知而故犯」就是「明知故犯」的意思。後來「明知故犯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,卻故意去做。在宋釋普濟《五燈會元.卷一五.德山志先禪師》也有「知而故犯」的說法。「明知故犯」不一定單指犯法而言,泛指一切明知事情是錯的,卻故意去觸犯的行為。如明代鄭若庸《玉玦記.第二二齣》:「正是明知故犯,也因業在其中。」又如《文明小史.第四○回》:「人家尚且替我們那般發急,我們自己倒明知故犯。」都是這個意思。
1、如果因缺乏經驗而犯錯誤,大家是會原諒的,但明知故犯,那性質就不同了,二者處理結果不會一樣。
2、原來愛情就是明知故犯,不計前嫌。
3、你明明知道犯法是要判刑的,那你為什麼要明知故犯呢?
4、道理你並不是不懂,可就是明知故犯呢?
5、我們明知故犯地毀壞了一處可能的歷史遺蹟。
6、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,還情有可原,但你卻是明知故犯。
7、有些事,雖然我們知道這樣做不好,但卻明知故犯。
8、《條例》剛公佈,你竟幹出這樣的事,不是明知故犯是什麼?
9、考試不得偷看別人答卷,他卻明知故犯,所以被驅逐出考場。
10、執著的最高境界,莫過於明知故犯了。
11、明知故犯地走上那條道路是極其愚蠢的行為。
12、學校三令五申禁止學生抽菸,他卻明知故犯,當然要被記過處分了。
13、他這是明知故犯,實在可恨!
14、學校曾三令五申,強調紀律是維持正常教學秩序的重要保證,可有些同學不以為然,明知故犯,多次違犯學校的規章制度,嚴重地影響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。
15、我與他同事過,我會說他真的知而不言的人,他是一個富有執教經驗和激情的人。
16、要學會放下,要學會感恩,要學會知而不言,要學會自我解脫,要學會一個人思考,要學會用心看世界,要學會在悲觀中尋求快樂,更要學會收到簡訊立即轉發。
17、恩,那你知道他住在什麼地方嘛!知而不言的話,我連你也一起送進黑牢!!
18、好說好說,只要是李兄弟所言,我絕對不會知而不言言而不盡。
19、所以女性要學會撒嬌,學會知而不言,學會沉默。
20、仁杰哀其詿誤,緩其獄,密表奏曰:臣欲顯奏,似為逆人申理;知而不言,恐乖陛下存恤之旨。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知而故犯 知而故犯的意思 知而故犯是什麼意思 知而故犯的同義詞 知而故犯的反義詞 知而故犯注音
© CopyRight 2025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