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章取意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斷章取義」。見「斷章取義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斷章取意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斷章取義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八年》齊慶封好田而耆酒,與慶舍政,則以其內實遷于盧蒲嫳氏,易內而飲酒。數日,國遷朝焉。使諸亡人得賊者,以告而反之,故反盧蒲癸。癸1>臣子之2>,有寵,妻之3>。慶舍之士謂盧蒲癸曰:「男女辨姓,子不辟宗4>,何也?」曰:「宗不余辟,余獨焉辟之?賦詩斷章,余取所求焉,惡識宗?」癸言王何而反之,二人皆嬖,使執寢戈而先後之。〔注解〕(1)癸:盧蒲葵,春秋齊國人,生卒年不詳。(2)臣子之:為子之的家臣。子之即慶舍,慶封之子,春秋齊國人,生卒年不詳。(3)妻之:把女兒許配給他。妻,音ㄑ|ˋ。(4)子不辟宗:您不迴避同宗。子,您。辟,通「避」,迴避。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,故為同宗。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斷章取義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據《左傳.襄公二十八年》載,春秋齊國的慶舍極為寵愛家臣盧蒲癸,甚至將女兒許配給他。但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,所以有人問盧蒲癸說:「男女結婚應該分辨是否同姓,你怎麼會完全不迴避同宗的女子呢?」他則回答:「同宗的人既不迴避我,我何必要迴避他呢?這就像賦詩明志時,可以斷章取義,我只取我所需要的,哪還知道甚麼同宗呢?」盧蒲癸所謂的「賦詩斷章,余取所求焉」,指的是春秋時代的人,在外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,常會截取既有詩篇中一部分的句義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。例如《左傳.襄公十四年》載:晉、魯等國攻打秦國,軍隊至涇水,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,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,孫叔豹就賦了〈匏有苦葉〉,這首詩現存《詩經.邶風》中,首章是:「匏有苦葉,濟有深涉;深則厲,淺則揭。」原詩是刻畫一位待嫁女子決意出嫁的心情。但這當然不是孫叔豹想要表達的意思,他只是借以表示,無論水深水淺,一定要渡過河去。這種「賦詩斷章」的方式,在《左傳》中屢見不鮮,所以盧蒲癸才會有「賦詩斷章,余取所求焉」的說辭。後來「斷章取義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原專指截取《詩經》的前身當時稱為《詩》的詩集中某詩的部分以為己用,而不顧原詩的本意。今則多用來泛指截取詩文或談話中的某一段落而言。

展開

【斷章取意造句】

1、 書評區有人叫好,有人斷章取意地抨擊、挖苦,每一條評論我都看了,但很少回覆。

2、 可恨玄焱老兒事情沒調查清楚斷章取意,哼哼!老頭,三爺生氣了,後果會很嚴重的,咱走著瞧。

3、 玉皇大帝聽完明天了,斷章取意說完面色一變,十分惱火道,“孫悟空,你把寡人當成什麼人了,這麼好糊弄!你以為寡人是三歲小孩嗎?”。

4、 吾乃是羅蝶門下記名首徒,如今立下修羅教,斷章取意與仙爭道,從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以護天地平衡,元鼻、阿屠為鎮教之寶。

5、 這樣斷章取意的事情自古以來已經有太多太多了。

6、 他們斷章取意說軍隊被**利用,可不說**如何使用,使用的目的。

7、 因為這個故事有很強的連續性,當然如果斷章取意的話。

8、 真相在各自的臆斷中變得撲朔迷離,真相在各取所需中支離破碎,真相在斷章取意的傳播中難辨真假。

9、 各位在報道的時候,請不要對我的言論,進行歪曲、刪減、斷章取意等等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的行為,否則我將控告其誹謗。

10、他引用那篇文章時,掐頭去尾,斷章取義,影響很壞。

11、你這樣子斷章取義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對的。

12、斷章取義,無限上綱,是一種惡劣的文風!

13、陳伯達曾用斷章取義的伎倆來改變馬列主義原意,真是個偷雞戲狗的大騙子。

14、照本宣科的反義詞為斷章取義、添油加醋。

15、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,切不可斷章取義。

16、他傳來的話,也是斷章取義,你不可全信。

17、你這樣子斷章取義地去理解他的意思怎麼行呢?

18、這篇文章總體上是好的,你不要斷章取義故意挑毛病。

19、我們應做到不要斷章取義。

20、他的引證根本站不住腳,因為他沒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張,只不過斷章取義地加以引用罷了。

<< 闇度陳倉 曜威燿武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斷章取意 斷章取意的意思 斷章取意是什麼意思 斷章取意的同義詞 斷章取意的反義詞 斷章取意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