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日月


注音

拼音

解釋 義參「不共戴天」。見「不共戴天」條。

更多形容相關成語

「不同日月」典源

此處所列為「不共戴天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◎1《禮記.曲禮上》父之讎1>,弗與共戴天2>;兄弟之讎3>,不反兵4>;交遊之讎5>,不同國。〔注解〕(1)父之讎:殺父的仇敵。讎,音ㄔㄡˊ,通「仇」,仇敵。(2)弗與共戴天:不與之共存於世。戴天,指立於天地間。戴,頂著。(3)兄弟之讎:殺害兄弟的仇敵。(4)不反兵:不用返家取兵器。反,通「返」。(5)交遊之讎:殺害朋友的仇敵。◎2《禮記.檀弓上》子夏問於孔子曰:「居父母之仇,如之何?」夫子曰:「寢苫枕干,不仕,弗與共天下也。遇諸市朝,不反兵而鬥。」

典源說明】:此處所列為「不共戴天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不共戴天」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「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」,「天」只有一個,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間的意思。什麼樣的仇人非得拚個你死我活呢?《禮記.曲禮》有一段話說:「殺害父親的仇人,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;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,不必等回家拿兵器,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;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,我不應該和他同國。」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。在禮的觀念中,對父母要盡孝,對兄弟要友愛,對朋友要存義,這是為人的基本。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,要「以直報怨」。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,遇到殺父仇人,豈有輕饒的道理?想盡辦法也要報仇,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,也就是不合禮了。這正是為何《曲禮》說:「父之讎,弗與共戴天」的理由了。這種觀念在《禮記.檀弓上》也提到: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,是要「寢苫枕干」的。苫,音ㄕㄢ,草的意思。干是盾,也就是兵器的意思。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,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,睡不能安寢,隨時準備兵器,等待機會。所以「不共戴天」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,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,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,比喻對人仇恨極深。

展開

【不同日月造句】

1、這句話真是與天地共存,與日月同輝的不刊之論。也作“不刊之說”。

2、與日月同輝的詩人王之渙來到了景色秀美的黃山,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髮蒼蒼,但依舊精神矍鑠,他徒步登頂黃山。

3、在崇高的理想和感情基礎上產生的趣味,和趣味主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。

4、他的學習成績跟好的相比還有差距,但與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5、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改革開放前相比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
6、雖然他的學習成績跟好的相比還有差距,但與以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7、目前我國雖然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,但與舊中國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8、目前的中國雖然與發達國家還不是有很大距離,但與舊中國已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9、在崇高的理想和感情基礎上產生的趣味,和趣味主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。

10、他的學習成績跟好的相比還有差距,但與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11、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改革開放前相比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
12、雖然他的學習成績跟好的相比還有差距,但與以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13、目前我國雖然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,但與舊中國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14、目前的中國雖然與發達國家還不是有很大距離,但與舊中國已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15、 我們倆同年同月同日生,你說巧合不巧合。

16、 這兩件事本質完全不一樣,若同日而語,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。

17、 他的學習成績跟好的相比還有差距,但與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18、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改革開放前相比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
19、 但文西先生的耐心卻不能同日而語。

20、 劉備、關羽、張飛在桃園舉行過八拜之交後,三人相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。

<< 不共天地 不見書傳 >>

成語詞典為您提供不同日月 不同日月的意思 不同日月是什麼意思 不同日月的同義詞 不同日月的反義詞 不同日月注音





使用條款 | 私隱政策 | 聯繫我們 |

© CopyRight 2024 LOOKUP.TW Rights Reserved.